为深入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与理解,4月17日在蓬莱市海市小学举行了为期四天的烟台市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列解读和培训活动。牟平区四十余名骨干教师在王丽卿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认真地学习与研讨,四天的学习收获满满。
《新课标修订整体介绍》
刘云霞老师从课标修订的整体出发,从2022年新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新课标的理解与表达、课标内容的变化及相应的教学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读。育人目标要聚焦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应突出结构化,课程实施要变革育人方式,强调实践育人,课程评价应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明晰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刘老师的解读高屋建瓴,对老师们整体把握新课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数与代数》
于玲老师围绕《数与代数》领域课标修订进行了详细解读。数与代数领域从原来的6个主题变为2个主题,在数与代数领域核心素养重在结构化整合、深度学习以及教学评一致,并有效对接它们关联的核心素养,同时借助案例分析,提出这些变化对我们教学改革有哪些着力点,引发我们独立的思考。于老师重点围绕“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主题展开了介绍。对于它们各自本质的理解,内容的增减与调整,以及关联的核心素养非常详细的分析。在“数与运算”中特别提到了运算的一致性,那就是计数单位的累加,在“数量关系”中重点提到了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通过结构化的呈现,核心概念的关注,让我们对“数与代数”领域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我们在教授孩子数的认识时要关注知识的前关后联,要明确每个学段的学习要求。
《图形与几何》
宋巧玲老师从“主体结构与素养表现;内容演变与具体要求;重要变化与教学系列;主题分析与教学建议”等方面对新课标中的图形与几何进行详细地解读。宋老师的解读,主要阐述了新课标内容结构的变化、课程结构化的价值意义和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变革,为老师们学习新课标指明了方向。同时阐述了小学阶段增加“用尺圆规作图”的意义,“用尺规作图”的教学序列以及小学阶段“用尺规作图”的教学建议。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孙红玲老师围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领域课标修订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孙老师一方面从统计与概率内容变化分析:主题的变化,新课标将分类修改为数据分类,突出从事物分类过渡到数据分类,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修改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第一学段表述更完整、更聚集,将分类修改为数据分类;第二学段整合了相关内容,降低了数据分析要求,加强了对平均数意义的探索;第三学段将百分数的内容调整到统计与概率领域,注重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降低了小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要求,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了要求。另一方面从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建议入手。整体把握教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注重数据意识的培养,不敷衍。关注两个统计量,不偏离。一个是平均数,可以让学生经历收集体现社会发展或科技进步数据的过程,初步体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另一个是百分数,教学中先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倍数关系;然后增加数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感受百分数对随机数据的表达。
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孙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综合与实践有哪些变化?综合与实践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关于“综合与实践”学习的几点思考。新课标要求综合与实践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10%;新课标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新课标目标关键词突出“主题、活动、实际、实践、跨学科”等,突出核心素养导向,强调数学“三会”,注重跨学科学习;新课标指出了17个综合与实践活动;新课标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素养达成情况等。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文化教学》
都丽丽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讲解——《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文化教学》:一、什么是数学文化? 二、数学文化有什么用?三、怎样运用数学文化?都老师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数学文化的内涵: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从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的数学文化价值内涵和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数学文化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个背景性的素材或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通过数学史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方法;通过数学探究建构数学与数学史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投入到数学文化实践中。都老师借助这些分类详细介绍了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
《新课标 新作业》
迟振凤老师以《新课标,新作业》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比,让老师们明白如何在新课标引领下开展作业设计,迟老师从政策背景与新课标、作业的价值与功能、作业设计原则、作业设计类型、作业的创新评价、关于教学评一致性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要学会用减法思维优化习题设计,注重发展素养。习题的设计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作业设计遵循目的性原则、阶梯性原则、精简性原则,在练习的时候要通过适度的练习让学生获得对倍的深度理解。老师们还应通过改进结构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从“知识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从“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从“对错评价”转变为“有温度的评价”。让思维可视化,通过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评价框架,可以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所处的认知水平,借此可以有效地调整和改进教与学。我们要确定教学的目标,学习任务设置,教学的实施,以及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思展开落实,需要牢牢抓住核心目标的具体表现,并最终明确核心素养达成。
《小数的意义》
迟辉老师紧紧围绕着“数是数出来的”。
(一)以“计数单位”为核心,培养学生数感。选择的计数单位不同,数的结果也就不同。即数数就是在数计数单位的个数。
(二)以“数轴”为载体,感受数学(极限)思想。即让学生直观感知既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也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三)以“十进制”为主线,感悟中国古老文化。
迟辉老师进行教后说课“凸显数学文化,实现意义建构”。
蓬莱小学数学团队进行评课《基于经验促探究,厚值文化揭本质》。重点阐述了本节课为什么直接认识两位小数0.32,而不是先认识一位小数再认识两位小数?数学情景要尊重生活实际。
《复习数的意义》
张靖老师的《复习数的意义》用3颗珠子带领学生猜数、写数,“你能写出哪些数?”“这么多数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小数、整数都是满十进一,到了分数却有满五进一,满八进一呢?”……通过大问题的提出,放手让学生交流,紧紧跟随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回顾整数、小数、分数的共同特征,探求整数、小数、分数的本源,打通了小学数系的隔断墙。
通过说课,我们看到了张靖老师从选题到设计再到最后的试讲、磨课,每一个过程都充满了艰辛和不放弃。
芝罘区“好少年”数学团队四位老师的评课《依托计数单位,打通小学数字隔断墙》,“整数,至大无边;小数,至小无内;分数,更自由!”站在数系高度的总结让数与代数更具理性思维。
《小数的初步认识》
王晓妮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以“阳阳的身高”这一真实情境为主线,从出生时身长导入,又借助一岁的身高沟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测量现在的身高1.51米打通了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之间的隔断墙。
王晓妮老师和整个蓬莱团队从选材的价值分析、目标的适切性、活动中经验的准备上、活动环节的架构对本节课的前世今生,设计意图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和点评。
《玩转长方形》
吕先领老师通过数学游戏展开教学,三次游戏,层层深入,第一次游戏,老师指定面积数8和12;第二次游戏,在2~9这些面积数中选择如何让自己组获胜;第三次游戏,在11~19这些面积数中选择如何让自己组获胜。借助数形结合,学生经历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加深对质数和合数的定义的理解。
吕老师借助形象直观的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乘积对应关系,突破质数和合数“比较抽象”和“容易被孤立”的问题,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比较抽象的一个数与其因数之间的乘积对应关系。引领学生经历“确定方 向——初步探究——再次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为学生以后研究相关数论问题起到指引方向和引领方法的作用。把古人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整个历程,融入贯穿于本节课的全过程,注重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芝罘区“好少年”团队对吕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吕老师利用数学游戏导入、分层次练习设计,凸显知识本质,发展数感;游戏中不离“长方形”,加强直观体验,发展几何直观,落实“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注重知识的前勾后连,经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培养推理意识,落实“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植入数学文化,培养模型意识、应用意识,落实“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展板中的数学问题》
李玉波老师将剪纸艺术融入数学课堂,利用“用长方形作品拼摆成正方形展板”的任务驱动,为概念理解提供“形”的架构。为落实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李老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选取出关键问题“这个正方形展板的边长是多少?”。解决关键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数形结合,发现正方形展板边长是剪纸作品长和宽的公倍数,引出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从而引出求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列举法、短除法、筛选法。整堂课李老师借助生活中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将抽象的“数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思维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李玉波老师从自己参加省级优质课的评选过程展开,介绍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总结出在课的打磨过程中,第一,要站在新课标的视角思考教学目标;第二,要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教学环节。为我们参与优质课评选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芝罘区“好少年”团队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课: 第一,聚焦素材选取,突出概念本质,发展学生几何直观。第二,聚焦实践操作,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推理意识。第三,聚焦内涵理解,引领深度学习,增强学生应用。
《克、千克的认识》
温华魁老师《克、千克的认识》注重培养孩子的量感,在课堂上准备了用来称物体质量秤(电子秤、盘秤)以及大量生活常用物品,如两分硬币、回形针、黄豆、小面包、矿泉水、米等。学生小组合作,先通过“掂一掂”感受1克,又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掂一掂”的活动,反复去体验、感受1克(1千克)究竟有多重,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标准。这一系列活动,较好地帮助学生积累了数学经验,丰富了量感。
温华魁老师从活动设计、课堂演绎、教后反思三个方面展开说课。
第一,层层递进,建立1克量感。借助2分硬币,有目的地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为接下来寻找1克的物品建立比对的标准。借助于生活常用物品,反复去体验、感受1克究竟有多重。
第二,活动体验,建立量感。从手部感觉到具体物象,帮助孩子们建立有效、有用的生活经验,让课堂学习直接服务于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要联通生活,丰富经验,根据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属性不同,就像棉花和铁球,虽然都是重1千克,但是学生往往会忽略物体,前面的数只注重了物体的属性。
第三,要下功夫,付出必有收获,也要走进去,自己才是主角。磨课团队有很多意见和建议,必须把大家的观点内化成自己的想法,当思想方法策略路径都是经过自我的二次加工,才能够真正的去驾驭,并把它付诸于实践。
评课环节,本节课从大量的感受开始,以“1克→100克→1000克(1千克)"的真实体验为学习支架,提供学生大量且常见的素材作为质量标准,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等方法,体会不同物体质量的轻重,从而建立质量概念,学会借助参照标准来估量,能解决生活中跟质量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丰富的活动中,增强学生对1克和1千克的直观感受,发展学生的量感。
六节优秀课例,通过听课——课后说课———团队评课的新形式,让我们看到了每节课背后的知识探索,目标确立,过程优化,打磨一节优质课需要一个人、一个团队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每天学习后,老师们会回到住所温习一天的学习内容,及时整理笔记,让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服务课堂教学。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合理化的课程安排,充分的会议准备,让我们每位参会教师都实实在在的收获良多。不仅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今后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方向。我们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