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道(能量转化的机制)---能量的转化是万事万物的内在演化的基础。能量转化的表象是可以阐述的,但它不是死的,是变动当中的规律。非常态化的“死”规律,故“非,常名”。
它是无,因为它在天地创始之初;
它是有,因为它是万物之母。
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它的奥妙,因为动势能阴阳互为一体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它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道德经【第六章】;
道(能量转化的机制)永生不死,是宇宙万物最深远的母体。这个母体的门户,便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冥冥之中,似非而是,延绵不绝,用之不尽。能量既然存在,不会无故消失,能量只存在无穷方式的演化……..。
一、 能量转化的立体结构与平面投影:
价格运动通常体现出空间/时间的变化,但是影响平面变化的内在因素却是立体的;
无论是技术鼻祖道氏理论发现的“三重循环运动”,还是后人艾略特的“八浪模型”、江恩的“轮中轮/角度线”、乃至当代的“十大形态”、缠论的“走势终完美”等,它们的确是从不同的角度在诠释着价格脉动,但都是在二维平面的走势规律。
价格的运动无论是受到了政府层面,经济层面,还是人为不同交易偏好等等因素的影响,最终还是结构/人彼此之间在进行着多空互动而形成的交易,无论是市场还是人,都是自然界的产物,而这个世界万事万物运动背后的规律究竟是什么?
个人看来事物运动的本质:能量的转换是基础、立体螺旋是能量演化运动的基础分形,递归迭代是幻化规律 ……..呈现出无限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们所处的当下是一个知识爆发的年代,无论是天文学家从宏观层面,对宇宙的结构、黑洞/白洞 …..等能量的幻化的探索,还是物理学家从微观层面,对原子核/质子/夸克/上下夸克等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探索,研究的成果,与时俱进、层出不穷,不断有新奇的发现,更不断地颠覆着人们对当下世界的认知。
目前得到大多数科学家认可的自然模型是宇宙大爆炸模型,它似乎更像是一个大的抽象的“白洞”模型。让人猜想我们的宇宙,真的是起源于白洞
例如,爱因斯坦用严格的数学方程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但最初并没有多少人相信。如今,随着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被一个个证实,黑洞作为宇宙中的实体,它的真实存在也已得到了确证。我们已经知道黑洞不停吸收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能量不会凭空消失,通过白洞释放到了另一个空间。黑洞和白洞也许就是同一个奇点,只不过连接了两个不同时空,是两个时空的奇点。在一个空间里它叫黑洞,把空间的物质吸收,在另一个空间里它叫白洞,把物质能量释放。同一个宇宙空间中有无数个黑洞和白洞与其他空间相连,实现物质循环,遵循物质能量守恒。
理解奇点可以简单想象为它类似于目前在拓扑学中的神奇的、我们在三维空间当中制造不出来的“四维的克莱因瓶模型”……是一个没有边界,不分内外的物体,永远没有终结的结构。如图:(克莱因瓶最初由德国几何学大家菲立克斯·克莱因 (Felix Klein) 提出。在1882年,著名数学家菲立克斯·克莱因 (Felix Klein) 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
宇宙本身具有质量,若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宇宙的最初能量来自宇宙本身,即:在“高能奇点大爆炸”之前,宇宙是被极度压缩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此刻的宇宙跟握紧的弹簧或者扭曲的海绵一样具有被压抑的势能,大爆炸是一次势能释放。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所有这些转化的过程中,能量都是守恒的。 例如高处物体具有向下的势能,种子具有冲破外壳的势能,100°C热水具有汽化的势能;移动物体具有前进的动能,热量具有不断扩散的动能,磁力线具有回归的动能。
创世之初,假设宇宙存在高能奇点,大爆炸从一个高能奇点开始,最终收缩入另一个高能奇点,爆炸的过程就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也就是螺旋的扩张过程。当爆炸结束,前一高能奇点势能为零时,螺旋总体开始向另一个高能奇点收缩,收缩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如此往复循环…….。并且这种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以螺旋方式存在。能量是以“波”的方式运动传递的,同时波的形式有1)横波,2) 纵波。其中横波为螺旋,纵波使螺旋在垂直方向的运动速度呈周期性变化 ,也就是无论横波还是纵波都要经历从爆发到衰亡的过程。
中国几千年前道家的核心思想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万事万物的演化都脱离不开的科学规律以及方法论,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更是持续不断地被验证着。
在道家思想中,太极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道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阐述了太极形成万物的规律。太极还阐述了“阴阳转化”、“物极必反”等重要的思想。太极包罗宇宙万象,也包括宇宙时空。太极图是宇宙“时空图”。它呈现出宇宙的形状和运行规律。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物质的存在,引力场会使时空发生弯曲,他建立了四维弯曲时空理论。
在几何学中,直线是一维线条,曲线是二维线条,平面曲线象征高维几何。太极图全部是由“曲线”构成的,太极图暗藏了高维时空。平面曲线对应高维空间,平面太极图实际是多维时空的投影。
近代物理学家发现并提出“全息对偶”思想。三维空间的边界为二维表面,二维全息图储存了物件的三维信息编码。高维空间与低维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二维平面是高维时空在低维的映射全息图。低维下二维平面是三维空间的投影,三维空间是四维时空的投影。
一个“阴阳鱼”构成的二维曲线图实际代表一个三维宇宙空间,二个“阴阳鱼”构成的二维平面图实际是四维宇宙时空。太极图是四维宇宙时空的全息图。
太极图的时空几何结构应该对应着西方“克莱因瓶”结构。
克莱因瓶“上下”相通对应太极图“阴阳鱼”首尾相接。一个阴阳鱼对应克莱因瓶的一个“三维空间”,两个阴阳鱼即为“上下”互通的两个“三维空间”——四维空间。虽然它们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和学科,但它们的形态和特性可以在某些方面相互启迪和补充。
不是吗?
不同的能量奇点相互之间,以立体螺旋扩散或收缩的方式,进行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横波---能量的转化与空间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宇宙由一个奇点爆炸奔向另一个奇点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物质、所有规律都呈同步状态,先头部队由扩张转向收缩时,后续部队可能还在扩散。用混沌学理论解释,任何时候都永远存在两种不同的平衡/失衡状态,只是强弱或多少的问题。从螺旋的角度看,有扩散与收缩,例如恒星系坍塌、河中漩涡缩小等等,也同时存在例如玫瑰花向外以螺旋方式展开。
纵波----能量的转化与时间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那么,不同的能量奇点之间螺旋扩散或收缩的成因是什么?
想搞清为何能量的演化方式会呈现出螺旋特征,就先搞清“广义势能”与“广义动能”的概念。例如高处物体具有向下的势能,种子具有冲破外壳的势能,100°C热水具有汽化的势能;移动物体具有前进的动能,热量具有不断扩散的动能,磁力线具有回归的动能。
广义势能(以下简称势能)与广义动能(以下简称动能)的关系有三点很重要: 1)势能总是倾向于转为动能,动能也总是倾向于转为势能; 2)物质(或事物)的运动方向,总与两种能量的转换方向相同。3)呈现最简单的周期性运动。例如:钟摆在最高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在最低点时则相反,两种能量相互转换,永不停歇。 用数学方法描述高度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正弦的曲线,如下图: 我们可以体会到“动势能的转换”与“周期性特征”:
钟摆运动是平面的,空间却是立体三维的,要推测更具普适性的大规律就要模拟一个更大的环境,例如,当我们给钟摆一个第三维的垂直外力,它的运动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显然,受到第三维垂直外力作用的钟摆,在理想状态下会做“带有倾角的”圆周运动,运动的轨迹在同一平面内,但现实里的钟摆存在着能量耗散,且运动也是阻尼性的,因此我们俯视图看它,就是是螺旋运动曲线,平视图看它,是之字折线下落曲线:
螺旋是相邻空间的能量奇点,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在二维平面的投影。
试想如果不存在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就不会存在扩张或收缩运动,做圆周3600运动的点也不会改变轨迹。水平动量的增强或衰减,完全可以改变直线运动的方向,即:将圆周3600运动变成螺旋运动。当水平动量(横波)恰好是垂直动量(纵波)的2倍时,螺旋的轨迹就是黄金渐开线(追求动态平衡)。0.618只是数学结果,真正的决定因素是几何关系V2=2V1.
有了以上概念,螺旋扩散或收缩的成因就不难理解了。螺旋主要存在有6种( 包含:1)费马螺旋;2) 阿基米德螺旋;3) 双曲螺旋;4) 斐波那契螺旋: 5) 渐开线螺旋;6) 辐射螺旋;)。
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多、且著名的就是“”斐波那契螺旋“或称为“黄金螺旋”,就是因为其“极坐标方程式需要递归调用斐波那契螺旋线”才能形成“黄金螺旋”。
“黄金螺旋”广泛存在于宇宙及自然界中:遥远的螺旋星系、壮观的漩涡 、疯狂的龙卷风、奇妙的花瓣…以及显微镜下的DNA构造,都是螺旋的表现形式。
纳米技术领域的科学家使用术语 “自组装”来描述复合物的生成方式,
例如在DNA形成的最初六边形阶段,在纳米技术工程中,碳纳米管由相似的材料排列组成。大自然毫不费力地反复进行这种类型的几何处理,自然而然的无需计算。大自然是精确而且极度高效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视野显微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微观世界。通过显微镜,科学家在广泛的物质中均发现了微小的螺旋构造 。针对广泛物体中存在螺旋体,而且物体中任何部位的螺旋体基本要素均相同,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螺旋体基本要素又都不同的事实,结合螺旋及螺旋体的特性,大多学者们认为已经基本可以揭示初宇宙的状态以及星球、物体、活体的形成和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了。
多个空间对单个空间的影响:
例如:地球的公转轨道为什么呈现椭圆特征?我们知道,太阳是在太阳系的中心,然后八大行星一圈一圈的以圆形围绕太阳进行运动。但是实际上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且这个椭圆的偏心率e=0.0549,非常接近标准圆。在太阳系内,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进行运动,在此同时太阳系也在银河系中围绕着银心运动,这样就可以理解为是太阳在牵引着各个行星围绕银心运动。那也就是说我们的地球是在小范围内围绕太阳运动,大范围内围绕银心运动,于是地球就受到了两个离心力。
如果当地球运动到太阳与银心之间时,此时的两个离心力方向相反,离心力就会减小,这个时候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将大于离心力,于是地球会向太阳靠近,形成了近日点。如果当地球位于太阳和银心的同侧,两离心力方向相同,离心力发生叠加会变大,太阳的万有引力小于离心力,地球就会发生远离太阳的现象,这个时候形成了远日点,这就形成了一个平面投影我们看到的椭圆轨道。
回到价格运动当中,市场的每个周期图表,都可以被当作一个 “立体的”耗散结构,它同时还受到其他周期图表的另外一个 “立体的”耗散结构的影响。类比于地球的轨道会受到太阳与银心……影响的道理一样。
单个“立体的”耗散结构当中,多空的博弈,可以被看成为“动/势能”两股核心力量的相互转化历程,它们决定纵波,同时也会受到相邻空间周期纵波的影响;(从单空间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正向动能收缩逐渐使反向势能极大化;反向动能收缩逐渐使正向势能极大化。从运动方向的角度看,正向扩张到达极限后变为反向收缩;反向扩张到达极限后变为正向收缩。价格的下跌运动为上涨积聚势能;上涨运动为下跌积聚势能;上涨到极限后开始下跌,下跌到极限后开始上涨,道理都是相同的)。
同时市场当中还存在有政府引导、各品种基本面、消息面、不同风险偏好交易级别的影响……看的见或看不见的……等等其他因素、它们决定横波。(例如我们知道的,大到经济周期、中到行业周期、小到价格运动的各级别周期……等等各类大小周期……. 均是各空间(级别)横波因素所决定的)
每一个单空间的横波/纵波都会受到其“相邻”空间的横波/纵波的叠加影响。
考虑到不同空间的叠加因素,因此纵波/横波的能量转化的速率,并不会呈现同步或均速变化,各自表现时快时慢,1)当纵波转化速率与横波转化速率互为2倍,体现出螺旋运动,2)而如果水平动量(横波)转化与垂直动量(纵波)速率相等, 俯视投影在二维平面会发生什么?
合力∑V = √2a=1.414a;
即映射在二维平面上,轨迹将体现出类似“乒乓球在真空当中周而复始的运动”( 乒乓球从高处自由落体下落就是势能转化成动能,当撞击地面再弹起就是动能转化成势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例如当我们随意打开任何一个周期的图表,会观察到:价格的运动要么出现盘整(平衡),要么出现趋势(非平衡)。
因此,在不同空间的作用之下,能量的转换与守恒永远在“某一个空间的平衡态演化到非平衡态,再进入到其他空间的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当中,…….周而复始的递归迭代循环当中……”,而历程当中“非平衡”正是混沌世界呈现出“自组织有序”的动力之源。
自然,我们回归到资本市场,若希望分析或跟随未来价格运动方向,需要搞清何为“平衡与非平衡”,它价格运动结构的动力之源。
从前面的研讨当中,我们已经体会到价格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基础数学算法,例如1.414乒乓运动的与1.618螺旋运动,更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其他数学算法等,实际上它们都是属于立体空间能量转化几何关系的投影,数学算法属于几何的衍生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