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为了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课堂管理水平,2023年4月20日,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了中学新入职教师第二阶段第三次培训。教师们齐聚在海宁职业高级学校,开启培训之旅
第一节课是由陈洁老师带来的《小功率三极管引脚与类型的判别》。基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将问题转化成学习任务。第一个环节,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阅书本知识、观察实物应用书本知识、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得出结果,学生初步领会到判别三极管引脚排列的方法。第二个环节,陈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用仪表检测三极管引脚与类型的学习。在微课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对比辨析和反馈总结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万用表判别三极管引脚与类型的方法。第三个环节,陈老师通过课堂拓展,分享了许多查阅资讯的网络手段,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发布课后作业,利用线上精品课程,再次巩固重难点知识。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第二节课是由陆晓羽老师带来的《佣金的核算》。陆老师以近期外贸界的热点“广交会”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以海宁耐尔袜业有限公司、海宁市海月照明有限公司本土企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以两家企业业务员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了解佣金的概念、掌握佣金的表示方法、核算佣金金额,前后逻辑紧密呈现闭环。其中,佣金佣金表示方法环节,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完成导学案,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小白板”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核算佣金环节,陆老师引导学生们推导公式,并由简到难进行实践演练,逐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成就感,鼓舞学生成为未来外贸精英。
授课结束后,教师们分组进行了交流,陈洁、陆晓羽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经验,姚忠杰老师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姚忠杰老师不仅对《小功率三极管引脚与类别的判别》《佣金的核算》进行了专业上的讲解,让我们更能理解课程中那些用心的设计,也站在我们学科老师角度上,教会我们如何去听一节内容陌生的课:无论是什么内容,学生的反应总是真实的,从学生课堂参与度还是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都可以看出两位老师课堂效率之高,对学生理解知识帮助之大。能感受到上课时学生热情洋溢的参与以及老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对增强我们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帮助。姚老师的评课、说课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事半功倍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下午, 汪梦洁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丰富有趣、新颖独特的设计课《材质与肌理》。汪老师的课堂环节清晰,每一个环节设置一个关键词,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就知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课堂上汪老师准备了有意思的特殊材料(非牛顿流体)与活动(蒙眼摸物),这些有意思的环节设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之中。在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学生不仅学的开心,还能了解材质与肌理的课程内容,吸引学生创作兴趣,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都倾注在一张画纸之上,在这堂课上,汪老师灵活运用电子设备,把信息化教学融入到各个环节之中,对于学生的创作过程和结果都实时展现在多媒体上,汪老师让我们看到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如何运用信息设备让一堂课堂生动有趣。
下午第二节课,我们聆听了薛超老师的计算机课程《双绞线的制作》。薛老师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对双绞线的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以实践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将实践转化为自己的技能,牢牢掌握。薛老师在课堂中通过“6P”,使教学做合为一体,即“步骤一Project:创情景,设问题”、“步骤二Problem:分组论,析问题”、“步骤三Process:教师导,解问题”、“步骤四Play:得标准,破问题”、“步骤五Practice:动手做,现问题”、“步骤六Purify:再破题,验问题”。薛老师通过实践和讲解纠错穿插的方法,在三次层层深入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的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有一个较好掌握双绞线的制作,真正将理实一体贯穿始终。同时,薛老师的课堂在信息化手段的展现上也非常有亮点,他使用“西沃”,将教师的示范清楚的展现在每位同学的屏幕前。同时,也将每个小组的成果同时展现在了一个屏幕上,方便了组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听完薛老师的课,使我们受益匪浅。
专家引领,指点迷津
听课结束后,海宁技师学院特级教师徐炜老师带来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的微型讲座,为参与培训的新教师们指引了未来的方向。讲座以分析新教师需要具备的成长要素出发,从“思路”、“能力”、“表达”、“写作”四个方面讲解了当今时代背景下新教师如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徐老师以自身经验为例,希望新教师们能在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结合教育理论,学习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组织形式,增强驾驭课堂能力。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将经验更好地运用在实践中。最后徐老师指出教师职业的发展具有无限潜能,希望每一位新教师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姚雨琦老师心得体会:
上午的培训精彩纷呈,让人受益匪浅。陈老师讲授的《小功率三极管引脚与类型的判别》,通过一个一个问题的抛出和解决,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用器材实践,真正做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陆老师讲授的《佣金的核算》,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知识,情景中的产业均是海宁的产业,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值得让人学习,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要学习老师们的课堂把握能力,重难点掌握能力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在教学之路上学习前行!
王亦成老师心得体会:
汪梦洁老师的一堂《材质与肌理》,透过观看和触摸,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触觉感官,令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肌理质感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运用希沃投屏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富生动和直观性。同学们在汪老师的指引下,成功地创作出了一幅幅美丽且富有创意的作品。
薛超老师的《双绞线制作与测试》课程,通过严谨和扎实的环节设计,以“6P”教学组织模式,以及“小师傅”的帮扶和小组竞争,结合钉钉、希沃白板、极域和直播设备等信息化手段,一步步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使大家感到受益匪浅,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彭代婧老师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海宁技师学院徐炜老师的讲座,该讲座为新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些思路:认为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团队是金牌,思维是王牌。该讲座分为四点:第一点为“思路”,认为教育最根本目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平时多积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做到这些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前提和提升研究价值的前提。第二点为“能力”,徐老师从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教学能力讲述,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第三点为“会写”写作是反应思路的体现,是对“会做”的总结和提炼,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第四点为“会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我们应敢说、会说、说得清楚。最后,徐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激励我们要无愧于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到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育人。
听课评课活动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要不断在学习中积累教学经验,此次培训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我们将踔厉而行,奋发不待。
文字编辑:单柯、赵俊风、郑丁、潘泉禧、张力、吕亚锋、姚雨琦、彭代婧、王亦成
摄影:范元超、黄畅
美篇制作:徐欣怡
审核:沈张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