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一次心灵激荡的同窗切磋
一段智慧迸发的交流对话
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盛宴
一种上下求索的课改探寻
为加强各兄弟学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的平台,共同研讨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对策,促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6月3日上午,宁武县片区兄弟学校校长及学科教师齐聚化北屯完小开展以“主题阅读”为主线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宁武县教科局安副局长以及众多教研室的老师们早早受邀莅临化北屯完小参加听课活动。
实验小学、西马坊完小、宁化完小、新堡完小、石家庄完小、化北屯完小选送的六节观摩课,精彩纷呈,体现了新主题阅读理念,注重了课程的二次开发,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
今天听张老师的《两茎灯草》,感觉她的课堂也是非常实在,没有花哨的东西。张老师的导入环节特别简洁,直接就是说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没有任何的情景创设,没有任何旁征博引,真的特别喜欢。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重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么写严监生病重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眼部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让学生感悟,用平时难以理解的行为来写一个人,非常讽刺。
整堂课感觉张老师教育功底非常扎实,经验丰富。教学节奏明快,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严监生吝啬的形象,教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表格让学生自己解决课题,值得我学习。
贾老师讲授的是《雷雨》这一课。课文条理清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夏季雷雨前、雷雨中以及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贾老师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再通过看图扩展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
听完贾老师的这节课,有太多的留恋,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值得学习,这也绝不是短短的文字所能够表达的,这其中的精彩,有如春雨过后的酣畅淋漓,更有“久旱逢甘霖”之痛快。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认为她比较完整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并且学法指导较为科学适时,有效,学生的参与率较高,有些课堂生成还是不错的,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她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按照块状教学来安排设计的,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一、解诗题,明背景,二、品诗句,悟诗境、三、想画面,感诗情、四、赏读诗,拓诗篇、五、总结升华。王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指导学生朗读诗句,想象诗句背后的画面,感悟诗人的离别不舍之情。在实施这些环节时,王老师也采用了适当的教学手段:播放课件,看图片促想象,抓关键词理解体会,给资料等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积极性比较高。
马老师的课堂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特色:读通、读懂、读活。
读通是学习文言文的起点,我们也常提出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如何落实,马老师先示范读,出示划分节奏读,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
读懂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马老师没有像其他名师把每个部分划分得清清楚楚。刚听会觉得很普通,可他却很扎实地教会学生文本的内容。这让我想起以前的老师,不就是这样一句一句地为我们解读吗。为什么我们要摒弃这样的方式,小学的文言文精短,语言精炼简洁,需要的是精心品读。马老师点出杨氏之子的聪慧,再通过对答朗读,一次又一次带孩子们体会聪慧。
读活是学习文言文的精髓。我们知道初中对文言文的要求更高,如何让孩子喜欢中国文化。马老师可谓是开阔了孩子的知识面。马老师让学生在整个课堂都喜乐融融,时而沉浸时而欢笑,她像一位指挥家调动了所有孩子包括我们老师,一起思考。在她的方法指导下,孩子们收获何止是知识,是对文言文的信心。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吕老师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其中她的亮点在于识字教学方法多样,扎实有效。板书课题时,着重讲了了生字“祖”,让孩子说出带有示字旁的一组字:“神、祀、祝、福”,然后出示图片,揭示偏旁示字旁的字源,让孩子知道“示”最早的意思是祭祀用的神台,示字旁的字与祭祀有关。字理识字,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李老师刚开始链接知识,丰富课堂。开课以孔子的名言导入,引出课文的主要人物——孔子,为后面学习做铺垫。而在课末让学生练笔: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你会怎么说?有学生就用到了开课时出示的名言,这既积累了语言,又对理解孔子这个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文中两小儿辩论的问题:“到底是日初出去人近还是日中时近?”“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为何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课上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知道,及时链接相关科学知识让学生明白其真正原因,同时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师引导学生在一步步地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
“大语文”时代,学生的课内知识需要链接到课外知识,学生的课堂思维需要延伸到生活思维。我们必须善于将学生引进生活的海洋,科学的海洋,文化的海洋,不断丰富语文课堂。
现今,我们是主题阅读路上的蹒跚学步者,我们应该抓住其七种课型的特征性环节,并明确自己设置各个环节的目的。安副局长强调:读是硬指标,背是硬道理,说是软实力,写是硬功夫,这样才可以在语文教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通过此次课例展示,我们语文教师们对如何把立小言主题阅读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了思路。探索教育的路上,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对于把“立小言主题阅读”运用在教学中还存在疑惑和困顿,但是只要我们心有所向,脚踏实地地去践行,一定能走出熠熠生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