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首先祝您节日愉快!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现将假期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请家长做好孩子的监护和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4月29日-5月3日放假调休
4月23日(周日补周三的课)
5月6日(周六补周二的课)
假期安全提示
假期防溺水
履行监护职责,注意防范孩子溺水,教育孩子做到“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圳、沟、水库、水坑、山围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嬉水;不盲目下水施救。遇见溺水人员,即时拨打电话110,同时向附近成年人求救,切莫擅自开展下水、手拉手等施救行为。
五一出行安全
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玩,不吃陌生人的东西,防止拐骗等事件的发生。孩子外出玩耍,家长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提前做好安全教育防范。
希望家长在骑摩托车、电动车或驾驶其他机动车搭载孩子时,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未满十二周岁不能骑自行车,未满十八周岁不能驾驶机动车。
消防安全
1. 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我国的火灾报警电话是119。
2. 不玩火、不随意摆弄电器设备。
3. 禁止吸烟、点火和使用明火。
4. 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专门设施内,做到分类存放、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5. 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6. 液化气钢瓶与炉具间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使用时,先开气阀再点火。
7. 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8. 注意消防通道畅通,任何人不得擅自堵塞和占用。
9. 警惕火灾隐患,及时发现、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除险措施。
10. 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
春夏之交,昼夜温差较大,是流感、腮腺炎、结膜炎、麻疹、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期,尽量不让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防流行病、传染病感染。要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室内经常保持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和“三无”食品;不喝生水,不吃来历不明的水果、野果和食物,不吃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不买无证摊点出售的食品,严防食物中毒。
预防电信诈骗
希望家长以身作则,不沉溺网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多陪孩子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等项目,以淡化网络的吸引。教育孩子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限时上网,从网络中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网上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不信谣、不传谣。保护好个人和家庭信息(特别是身份证、银行卡号、住址等),不贪小便宜,慎防网络、电信诈骗。
未成年人保护
家庭和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引导方向。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必须明确和履行好各项家庭监护职责,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传承有利于树立孩子健全的人格。学校必须从“教书育人”方面落实教育职责,从“安全保障”方面强化校园安全的保障机制,确保学有所学,学有所乐。
防性侵教育
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时有发生,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请各位家长要高度关注孩子安全教育,尤其是预防性侵害教育,切实尽到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加强安全防范,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因此,家长要加强安全监护,尽量不让孩子独留家中、单独外出、与他人独处、到不熟悉地方留宿、出入成人娱乐场所等,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汇报行踪、规避风险;孩子外出时,家长一定要做到“四知道”:何时去,和谁去,去干啥,何时回;要时常教育孩子不早恋,与异性同学交往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要警惕熟人作案,仔细观察、甄别孩子身边的朋友、邻居、同事对孩子是否存在过分亲密的行为,加强风险防范教育;要引导孩子正确识别网络信息,管理好孩子的手机,不准带手机入校,告诫孩子网络交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切勿随意曝光自己的照片、身份信息,切忌轻易与网友见面和到网友住处、宾馆等封闭的私人区域。因父母在外地工作,把孩子委托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的,要反复嘱咐老人好好看护,并随时掌握孩子安全状态。
防范于未然,平安是福,安全第一。希望孩子们能高高兴兴过节,平平安安返校。敬请各位家长务必在百忙之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督力度,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一切以安全为重。相信在您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孩子一定会在浓浓的亲情滋润下度过一个安全、文明、祥和的假期!预祝各位家长“五一”节安康,工作顺利。
编辑:张慧敏
初审:向康华
复审:汤首权
终审:朱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