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暖意融融,繁花似锦的季节,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4月20日,我们班以“生活即教育,劳动促成长”的劳动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到达欣农兴实践基地后,孩子们昂首挺胸,军姿站立,彰显了作为英才学子特有的精神风貌。
看吧!神圣而庄严的欢迎仪式——开犁仪式开始了……
实践活动一:认器具,明方法。
校外实践,室外课堂,教官严肃而又活波的言语传授、交流,对于这些处于温室里的花朵来说,新奇无比。
他们根据教官的细心指导,认识了打药桶,明确了它的构造原理,知道了背药桶,喷洒“农药”的方法与技巧。体验过程中,个个相互合作,你帮我提、我帮你背,你给我方法、我给你叮嘱,都生怕自己的同伴没有实践的机会……
对了,还有三个自告奋勇全程为同学们提供“农药——水”的小伙子,也值得表扬哦!
实践活动二:识杂草,知特点。
问题引导、实践考证。在教官的逐步讲解之下,孩子们认识了可以药用的艾叶、消炎止血的刺荆,可以食用的野葱(俗称小蒜),野小麦、狗尾巴草、还有一吹就可以漫天飞舞的蒲公英等等,都是些平时很常见却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
实践活动三:剥玉米,练手功。
玉米是一种粗粮,味甘甜。其中含有较多粗纤维,能加快肠道蠕动,对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面对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练习手功的活动开始了。12人一组,每组1个箩筐。任务是共同合作,将玉米剥下来,把箩筐装满。孩子们拿的拿、剥的剥,好一个热闹的场面。这时候都不顾自己头上、衣服上已满是飘飞的玉米壳了……
更有思维敏捷的同学用衣服当箩筐,分头行动,提高整组的战斗力。
虽然玉米常见,但是用石磨磨制玉米的过程却很少有人见过。好多孩子只见过袁家村那头毛驴日复一日的执着绕着石磨转圈的场景。这不,我们来了一次现场版的推磨体验活动……
我们推的不是石磨,碾的不是玉米,那是经过努力之后丰硕劳动成果的价值的体现与再次升华。
扁担是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外形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
据说扁担挑东西比较省力,但是掌控须要一定的技巧——保持平衡,否则在使用时就容易翻转过来或者翘起来。
小巧的如同“一”字的扁担,看似很容易,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是一头翘的老高,就是桶掉了,有的甚至连扁担方向都变反了……
从出发到返程,仅仅四个小时的时间。时间虽然短暂,但孩子们获益匪浅。正所谓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是的,只有在劳动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有人生的担当。
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劳动技能,更体验到了劳动实践的快乐,真正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