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砺新 知行致远 —— 陈村镇2023年教育管理人才“领军计划”培训班线上研修

惠惠
创建于2023-04-21
阅读 35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全面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能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引领性强、影响力大的教育管理队伍,推进全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陈村镇启动教育管理人才“领军计划”,自3月21日开班以来,已通过线下导师讲座,线上小组研讨等方式就“学校课程体系规划”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讨论与初步的规划设计。19日下午,进行第一期线上集中研修学习,主要由专家点评学员的“学校课程体系规划”作业,并围绕学校实际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本次研修特邀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翌教授进行线上指导,陈村镇教育管理人才“卓越班”(校级管理干部)69人,“菁英班”(青年教育管理者)43人全体学员参与本次研修培训。

会上,首先由卓越班的第二、三、七小组率先进行汇报:弼教小学王琼虹副校长阐述了学校不忘初心,传承先人办学的实质,分享学校春风化雨为办学理念的化成教育,促成五成学子的育人的目标;新圩小学闻龙辉副校长从学校的文化体系建构和课程体系的规划两方面汇报,阐述学校新雅教育的特色课程,最终实现强身心力,品善思变,礼乐求美的办学目标;陈村镇中心小学植丽娟主任结合校园生态,分享学校润泽生命的体验式教育,开展基础与拓展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在温润的教学生态中走向未来。

对于卓越班三位优秀学员的分享,谢教授大力表扬每位学员能空杯心态参加研修,这是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也是教育人的坚守,学无止境。然后从学校的画像、教师的画像和学生的画像三个角度进行专业的评析,表示要立足学生画像明晰学校文化与构建课程体系,特别强调文化和课程之间的这种转化和梳理。

接着由菁英班第一、四、五小组的代表进行作业汇报:陈村镇教育办公室方博阳老师从陈惠南纪念中学学校背景和文化分享学校融仁教育的课程体系;陈村镇初级中学的何浩汉副主任以本校文化不断的完善,守正创新,开启了创美教育的新格局,分享学创相融,真善共进的特色课程;青云中学杨华丽副主任以学校青云之志分享“正德”与“功德”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以及青云初高中管理一体化,教研一体化,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的课程体系。谢教授聆听完毕后,根据汇报情况进行二次点评,表示课程构建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来一体化考量,做到结构化,意象化,立体化。

各所学校从“双减”背景下的数字化时代的学校德育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从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汇报分享,展现了深入研究、丰富经验、笃行实践的风采,在线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博采众长。

随后,谢教授针对培训班各个小组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谢教授指出好的课程体系要基于一个具有很强的粘合性的培养目标来建造,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彰显,既保证一般的目标达成,同时又能够去彰显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学校的特色发展,要站在一个大课程观的视角去考量,学校所有的空间都应该是一个课程的空间,都是学习化的空间。

谢教授所讲的内容高屋建瓴、通俗易懂、发人深省,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广度,更有思维的深度,犹如一场绵绵春雨,使学员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与更新,给大家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

最后,卓越班学习委员杨立雄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本次线上研修培训,谢教授从理论层面给予指导,从实践层面帮助提升,并指明今后课程建设的方向。希望各学校的学员能学知相随,珍惜机会,俯下身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能学德相伴,严守纪律,精心准备课件,保持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品行作风;能学践相行,找寻措施,扛起责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本次线上研修活动为促进教学、管理理念更新,探索学校品质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径提供学习平台,携手开创陈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线上研修学习心得

卓越班第一组刘日华:

今天下午,陈村镇教育管理人才‘领军计划’培训第一期线上研修如期进行,本次研修由陈惠南纪念中学杨立雄校长主持,在线指导的专家是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谢翌教授。研修会上分别由卓越班和菁英班的三个代表小组的代表就本校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作简要介绍,谢教授对各代表学校的课程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并且分别针对性强的一一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下午的研修使我获益良多,使我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有了更深更广认识。第一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先是要梳理学校文化的价值核心与价值追求(理念)。第二把理念嵌入到我们整个课程总目标当中。第三以文化来决定整个课程的理念和体系,同时又用课程来回应学校文化。通过这次的研修,让我拓宽了思维,明确了做法。我将学以致用,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卓越班第二组龙家星:

今天,有幸学习了6所学校文化课程规划方案,谢教授从学校文化体系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勾连、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的关系、育人目标转化到课程目标、课程图谱的构建等方面对6个小组的课程规划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规划方案阐述了学校文化与课程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还根据学员提出的问题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和特色课程理论知识作了详细的解答,优质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很强的粘合性、包容性和开放性,而无魂、无根、无依据、无文化的课程走不远。通过学习身边学校的文化课程规划方案,再听取了谢教授精彩点评,我深感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效学习历程。

卓越班第五组邹文龙:

陈村镇2023年教育管理人才“领军计划”培训班线上研修活动圆满结束。在听了六位学员关于课程建设的报告以及谢翌教授的点评之后,茅塞顿开,收获满满。

首先是谢教授提到的三种画像:学校的画像、教师的画像、学生的画像。最核心的画像是学生的画像。我感触很深,我们学校构建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描述。这是我们做课程建设的根本和核心,即课程建设的目标体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去建构。其次是课程评价。我们的课程评价体系也要紧扣学生的画像去建构。因为学生的画像就是一种素养结构的期待,即围绕核心素养去开展评价,只有回到这个点上,我们才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活动。

最后,特别感谢谢教授的点评指导及各位组员的汇报,我将把收获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课程建设,一直在路上!

卓越班第五组熊金龙:

今天参加陈村镇2023年教育管理人才“领军计划”培训班线上研修活动收获多多,受益匪浅。对于谢教授提到的三种画像,感触很多。记得郭晓明教授曾经提出“三层次--两类型”课程结构观。“三层次”是指宏观、中观、微观,“两类型”是指实质结构和形式结构。实质结构是对课程的质的规定性,反映着课程的内在价值取向,是对课程的深层理解,决定着课程的形式结构,包括实质性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形式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类别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即“类的结构”和“关系结构。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既要关注学校课程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又要关注学校的实质结构和形式结构,基于特定的逻辑对学校课程进行合理分类,做到不交叉、不重复。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按照年级和学期进行课程布局性设计(即课程设置),以形成整体性的学校课程框架。

菁英班第二组杨惠雯

每一位小组的分享,都犹如清泉一般甘甜。在杨校长主持下,感受到大家对课程的主体和方案的分析,以及谢教授提到的课程要长到理念里,目标要有生成,路径要有多元化,各校的课程体系应该要回归到课程目标。校本课程应多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注重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建立健全学生完美人格。本次线上会议给我引发的思考是:好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同时彰显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本土化的课程。个性化课程架构应该考虑到多元的组合,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的结合。

菁英班第三组舒金兰:

卓越班的三个小组分享的课程建设案例非常精彩。从课程开发上看,都能从国家课程出发、结合国家要求,联系区域发展的趋势和区域特色,再结合本校实际;从课程评价上看,体现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且注重过程性评价;从课程实施上看,都采用了三位一体的实施策略。对菁英班三个小组的课程建设都从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比较规范。尤其是青云中学案例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的校本做的非常系统,特别能体现历史感、文化感。把学校的办学现实嫁接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之树上,把学校的文化结合传统文化,很容易看到学校办学的眼光、格局。从话语的表达看出学校的办学的深度、中国文化之味很浓。

菁英组第四组夏黎子

拥有优质的学校文化与彰显学校文化之“魂”的课程体系是成为优质学校的必备条件。从专题讲座到作业点评,谢教授深刻又生动地阐释了课程规划与学校文化一体两面的关系。学校的特色文化是创生具有个性的校本课程的基础,同时,优质的课程也将成就学校的特色文化。本次线上研修活动中,谢教授在对两个班的作业点评时多次强调,要将学校的核心价值嵌入育人目标、嵌入校本课程,并以此作为评价各小组课程规划这项作业质量的维度之一。对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对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一样,要以终为始,首先明确毕业生画像,确定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此作为目标,围绕目标规划课程(学什么),围绕目标评价课程的实施(怎么学),一以贯之,真正让课程成为学校核心价值的显性载体。

撰稿:菁英班第一组符耀文

编辑:菁英班第一组潘惠惠

初审:何焕贞、揭翠萍

终审:杨倩桢

阅读 35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