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学校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了“青蓝结对”。
本次青蓝结对,为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加快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
本次汇报课以“聚焦2022版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聚焦“双减”政策。”三聚焦为指导方向,力在通过语文课堂达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在汇报课活动前,徒弟们从选择课题、落实教学重难点、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等环节虚心请教师傅们,师傅们则不遗余力地给予徒弟们指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在课堂上一展风采,师徒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汇报课上,无论从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等都充分显示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充分的前期准备。从他们的课堂中已经初步体现我校课程特点,语文是一个阅读的课堂,让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掌握新知。
你看,谢秋琳老师带着一年级2205班的孩子们一起来到了动物们《比尾巴》的比赛现场。
谢老师通过生字的书写指导,问句的朗读指导,男女互问互答,创编儿歌等几个活动,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伍琦老师则带着二年级161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古诗《夜宿山寺》。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在不同要求的反复诵读中,李白夸张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更明白了危楼的“危”。一幅高楼耸立的画面,不敢高声的小心,孩子们都用自己的读书声读了出来。熟读成诵的方法,可谓是水到渠成。
李昕璘老师用一封信邀请孩子们给《坐井观天》里的青蛙和小鸟做裁判来了。
一张张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了“沿”,认识了“井沿”“桌沿”“碗沿”……一句口诀让孩子们记住了喝和渴的含义。孩子们的心中好奇极了,原来中国的汉字里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呀!
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一次又一次从孩子们的嘴里读出来,小鸟的温柔终于说服了自大的青蛙。我们要做见多识广的小鸟,可不想做一只“井底之蛙”。孩子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阙佳老师带着一年级2206班的孩子们一起来看《青蛙写诗》啦!
青蛙都写了什么诗呢?它写诗会有谁来帮忙呀?孩子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进行圈画,一边认识着标点符号“,。……”
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老师对难点字“雨”的书写指导,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也感受到了汉字的美丽。
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响亮而又坚定的在教室里不断地回响。盘茜老师和四年级144班孩子们仿佛回到了那节修身课上,一起聆听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的话。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同学们在盘老师的引导下,不仅学会了如何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概括一件事,也学会了如何把几件事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从字里行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周恩来那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同学们也在深深地思考:我是为什么而读书呢?我想,不管原因是什么,一颗爱国之心已经种在了他们心中。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样扎实高质的教研活动,既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又有利于全体教师的思维拓展,对新课标的践行,新理念的思考,对双减中提质减负的落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师徒结对,携手共进。沱江镇第一小学的缤纷校园必将绽放更多美丽的花朵!
图文:蔡己英
初审:罗芸
二审:练仁秀
终审:黄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