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辖区文物保护点,发掘文物背后故事

雪松
创建于2023-04-21
阅读 2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进一步发掘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背后的故事,4月18日至4月20日,金城文物保护管理所结合小城逆袭,持续对辖区文物保护点进行为期三天的调研,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三处省保和一处市保文物点,分别是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西彭悟真观、庙后二郎庙、王村九郎庙和韩城市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钢铁村横山观。

西彭悟真观

西彭悟真观

4月18日下午,调研组一行首站来到了西彭悟真观。西彭悟真观是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韩城市金城区东彭村和西彭村之间西彭小学校内东侧,现仅存三清殿、老君殿和寝殿各三间。

三清殿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建于高1米砖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11.65米,进深两间10.12米,建筑面积118平方米。老君殿建筑面积132平方米,大木构架为五檩无廊式。    寝殿亦建于一高1.15米的台基上,北侧明、次间设十扇六抹方格木板门,单檐悬山顶,前檐仰面板瓦、缝间覆筒瓦屋面,内部有类似床架样木装修。该建筑规模较大,对研究韩城地区清代寺院道观建置和民间宗教文化有较大价值。

据清乾隆年间《韩城县志卷二》仅记“悟真观,在彭村”及现存清嘉庆十七年(1811年)《重修老君殿诸神庙碑记》及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山门碑记》记载:“彭村悟真观,由山门而入,有三清殿,后建老君殿及诸神殿,不知起自何年,创自何代。历元明以来修着屡矣”。由此可知,西彭悟真观建于元代以前。


通过向附近村民了解,悟真观相传是八仙之一吕洞宾修道之地,后于清代几经修缮,供奉三清与诸神,与全真道教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悟真观曾为英山学校西彭小学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建教学楼落成后,道观内古建筑不再作为教学使用。


庙后二郎庙

当天下午,调研组来到金城办庙后村,查看庙后二郎庙建筑保护情况。 根据相关资料文献记载,庙后二郎庙始建于元代,座落于毓秀桥东北庙后村南的澽水河畔,系庙后村四社修建,供奉河神李冰父子。

据了解,    昔日澽水每发洪水,庙后村沿河土地多受其害。于是村民在河畔建庙供奉二郎,以求二郎神灵护佑。此庙为明嘉靖年间重建之庙,现主体建筑献殿、正殿尚存。二郎,指李冰父子,战国时人,曾修四川都江堰,以善治水而有名。将二郎作为河神,并为其建庙供奉,殿内隐约可见水神壁画,在韩城唯此一处。

1998年,韩城市人民政府公布庙后二郎庙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钢铁村横山观。

钢铁村横山观。

4月19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来到钢铁村横山观。横山观位于韩城市板桥镇钢铁村横山山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原建筑全部已毁,现建筑群是在原基址上及其附近恢复的。

经过向横山观驻观的相关负责人了解,    清朝以前,横山观建有上下两大院,庙宇十多座,戏楼一座,上庙山门建有石质牌楼;庙宇有100多尊神位,泥塑骑马数匹,墙壁彩画,布满空间,旧时香火甚旺,居韩城道观之首。此外山腰庙宇神像座台下有一石瓮,泉水常年溪流。道人杨德有1959年去世后,几近荒废。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当地人牛海峰居士自筹资金进行旅游开发,选择性地在原址及其附近恢复道观原貌,已初具规模。横山观建筑群对研究韩城大型寺观建筑群落布局及道教在该地区的发展变迁历史具有较高价值。新修吕祖坛、文昌阁、老君殿、观音殿、鸿钧老祖、五路财神、斗姆、地母等处,使其初具规模;余下的送子娘娘、三官、三师(雷祖、真武、天师)、龙王庙、药王庙、三义殿、关公殿、魁星楼、五鬼楼、玉皇殿、元始天尊等处殿堂还在修缮待建中。


王村九郎庙

王村九郎庙

4月20日,调研组来到位于板桥镇王村的九郎庙。    王村九郎庙是韩城现存的四处九郎庙之一,始建于元代,目前古庙大体格局仍有保留,1984年5月1日被公布为韩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献殿作为主体建筑,体量宏大、形制简朴,前檐的减柱造及后檐的移柱造是我国早期建筑的典型特征,尤其是檐桩柱头所施绰幕枋沿袭了我国宋元时期官式建筑特征,是研究我国早期建筑的珍贵实例。

通过附近村民了解,韩城作为赵氏孤儿的发生地,“九郎”指赵氏孤儿;“九”与“救”谙音,于是俗称九郎庙。在九郎庙内祀奉的皆为赵文子(武)、程婴、公孙杵臼。

    过去韩城各地建有多处九郎庙,包含王村九郎庙在内,现仅存4处九郎庙,它们的存在见证着2000多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阅读 2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