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老师——朱占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探究部分,明确地提出“目标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可见,对自然教育的重视!
本周二我认真聆听了王立龙院长的讲座分享《幼儿自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让我对自然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自然教育”就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从教育形式上说,自然教育,是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人,只是作为媒介存在。
作为一名班里的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环境材料,将这些材料充分的运用到班级里,给孩子们一个新的认知。比如在班级里的自然角,我们可以让孩子种植植物,起初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视频、书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后期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习性,知道自己的植物是喜欢怎样环境,为什么有的种子会发芽,有的不会发芽,在有阳光的地方长什么样子,在阴暗的地方长什么样子,幼儿们可以通关观察,进行记录,研究,分析,从表面的理解植物的生长发展环境,变为自己的主动研究探索,从外在的被动,转化为自己的积极主动,除了孩子们的自我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以外,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
老师要根据不同班级孩子的年龄特征,认知特征,孩子们的观察,记录,表现也有不同,小班,更多的是观察;中班,可以简单的记录(用画画的形式),语言表达;大班,则可以用数字,表格记录豆子成长的高度,画豆子成长的循环图等!
在班级环创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大自然的材料来装扮教室,比如一些树枝、树叶、石头、花、泥巴、贝壳、羽毛、松果、玉米、豆子类、棉花、果壳类等。石头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一种很神奇的自然物,它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接近椭圆形,有接近三角形的,有接近球形的,有很多面都不规则的,有的接近长方形,正方形的,从形状上,我们可以了解形状;孩子们用手摸不同的石头,也能感知石头的粗糙与光滑,了解石头的质地也是不一样的;石头的颜色也是多姿多彩的,有鸡血石,有玛瑙,有白玉,有紫水晶,有青金石,有绿松石等等,从颜色上,我们也会知道,石头原来这么多颜色。孩子们还可以画石头画,让石头更有艺术感。
其实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只要我们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孩子们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