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了!淋巴管堵了!腿肿了!
妇科肿瘤是女性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
往往采取的治疗措施便是切除子宫及附件
为了预防转移 在切除病变的同时
周围相邻的淋巴及淋巴管也被清扫干净
但这可为下肢埋下了隐患!
即淋巴回流不畅造成下肢肿胀!
近期,我科接诊了两位因妇科肿瘤术后致淋巴回流障碍出现下肢水肿的患者,妇科肿瘤虽未见复发,但长期的下肢水肿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却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为了解决患者的心头大患,我们采用了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即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该术式虽风险不高,但操作极其精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在科室王志伟主任细心、精湛的技术下,顺利为两位患者解决了难题,术后效果非常显著。
病例一:
女,52岁,以“宫颈癌术后5年,左下肢肿胀3年余”为主诉入院。(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术前下肢肿胀
术前淋巴造影检查示淋巴管回流不畅
淋巴结-静脉吻合
术后肿胀明显改善
术前术后对比
病例二:
女,59岁,以“子宫癌术后6年,左下肢肿胀6年,加重半年”为主诉入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术前下肢肿胀
术前淋巴造影示淋巴管回流不畅
淋巴管-静脉吻合
术后患者肿胀较前明显减轻。
医学科普
淋巴系统是什么?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系统,是机体的第二套循环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细胞及其他一些相关淋巴组织或器官(如扁桃体、胸腺)所构成。淋巴液在淋巴管内,在肌肉的收缩推动下,淋巴液始终保持在全身循环,当各种原因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管的负荷超过了淋巴系统的输送能力,就会引起淋巴液在局部组织中积聚,形成淋巴水肿。
为什么会引起淋巴水肿?
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无明显病因,可能与遗传缺陷有关。继发性多见于感染、放化疗、创伤烧伤、恶性肿瘤等原因。老年、肥胖也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①原发性
原发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是和遗传缺陷有关,其原因为淋巴管发育不良,在青春期和青年期发生,以女性多见,于月经期症状加重,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则称为迟发性淋巴水肿。其他还包括淋巴管扩张,瓣膜机能不全或缺如等,淋巴液回流不畅从而积聚在局部,形成水肿。
②继发性
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感染(丝虫病、细菌)、淋巴结切除术后及放化疗、创伤烧伤等引起淋巴管的阻塞。丝虫病是世界范围内淋巴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妇科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总发生率约25%,在某些特殊群体中可高达70%。
淋巴水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肢体肿胀是本病最典型的表现。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医学上称为“象皮肿”,俗称“大象腿”。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并出现感觉异常、反复感染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患者出现皮肤坏死、感染性休克、高热(39°C以上),皮肤苍白、冰冷,呼吸浅且快,甚至出现皮肤发紫,意识模糊、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永久性改变、皮肤的褶皱加深、增厚、变硬、变粗糙、伴发多毛,像大象腿一样,肢体感觉异常等以上情况时需到医院及时就诊。
确诊后如何治疗?
本病一般为慢性进展,若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一般无需紧急救治。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法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佩戴弹力袜、日常皮肤护理等。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保守治疗
①物理治疗 抬高患肢、多运动患肢、穿戴弹力袜。即减充血疗法:也称复合消肿疗法(CPDT):通过刺激功能不良的淋巴运输系统,从而促进局部的组织液进入淋巴管,有效减轻淋巴充血水肿,该方法已被确定为淋巴水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②药物治疗 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本病容易并发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另外包括:香豆素、黄酮片等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①显微外科手术:包括淋巴管-淋巴管吻合术、淋巴管-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淋巴结-静脉吻合术等诸多方式,一般适用于近端阻塞、远端淋巴管通畅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目的是恢复淋巴回流。
②切除手术:适用于晚期淋巴水肿和象皮病,目的是减轻局部症状、切除肢体的全部或部分淋巴水肿组织、纤维化组织及硬化的皮下组织。
③低剂量激光治疗术:使用激光可以减轻淋巴管病变,刺激免疫系统吞噬已经病变的淋巴管,适用于伴发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和伤口愈合的患者,目的是促进新淋巴管形成。
④抽吸术:肥胖呈淋巴水肿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医生会将过多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抽吸掉,以减少肢体容积,试着缓解症状,并降低急性发作的可能,适用于淋巴管功能丧失的患者,目的是降低发病或复发可能。
后期如何预防?
因该病容易复发,在接受正规治疗后,患者一定要坚持锻炼,在长途旅行或长站久坐时,应穿戴弹力袜,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高危因素人群日常预防也很重要,如老年人群:应保持锻炼,提高机体力量,保持机体循环;肥胖人群:尽早减肥、控制饮食、多运动。均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
图1:为科室“微信公众号”,里面有大量科普动画、疾病科普及病例展示!
图2:为科室随访、咨询电话及微信,可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