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出精彩,互学互鉴共成长

你才不是小花花
创建于2023-04-20
阅读 7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4月20日,贵阳市高中生物学科工作站联合贵阳市乌当区为明国际高级中学举行了“同课异构出精彩,互学互鉴共成长”的教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同课异构《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师议课、孙少云老师进行指导与开展专题讲座《浅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
潘声凡老师授课

潘老师利用患癌症女孩视频作为导入,渗透生命教育,引出基因突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建模,体会基因突变产生的结果,加深对基因突变本质的理解。通过一系列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癌症发生的原因,进而归纳总结。最后,结合所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潘声凡老师说课

潘老师主要从教材、学情、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王琅玥老师授课

王老师以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进行课堂导入,基于资料分析、一系列问题串以及部分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通过结肠癌实例分析,回归教材,让学生总结癌细胞的特点。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主体地位。

王琅玥老师说课

王老师主要从教材、学情、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教师议课
为明国际杨老师议课

杨老师指出,潘老师的授课具有以下优点:教学过程渗透了生命教育、教学流程清晰、深入讨论三种变异类型利于学生理解,不过在时间上的安排可以再合理一些。王老师的授课具有以下特点:思维严谨,逻辑性清晰;课件资源充分利用;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科学美观

乌当中学李海燕老师议课

李老师认为,潘老师的授课让她印象深刻,课前读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视频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建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结果,同时李老师提出建议:导入的两个视频可以分开用会更好。王老师的授课具有以下特点:用许多事实性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概念,但建议使用更多的具有实操性的事例来支撑。

专家指导

评课结束之后,孙少云老师进行指导。孙老师表示,两位老师的导入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诱导学生参与,创设情境时,要有多种激励措施,比如行为激励、表现激励、目标激励等。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课堂学习,比如可以参与讲、参与小结等。

专题讲座

最后,孙老师开展专题讲座《浅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讲座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让新课标在课堂中真实发生

1.教学设计: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2.课堂教学:要关注三大问题:进阶式目标、真实问题解决、学习性评价;要突出“联结、生成、迁移”三大学习要素;深度学习三个学习载体:大单元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结构化思维教学。

3.观课议课:让听课者从课堂观摩者变为一个教学诊断与开处方者。

4.作业设计:要体现结构、进阶、支架。

(二)高考生物的“20大”内容情境及科学解释能力测评

1.“20大”内容情境:抗击疫情、科技前沿、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

2.科学解释CER框架:主张、证据、推理。

3.水平分级。

4.科学解释典型测评分析:运用演绎-规律模型科学解释、运用基于统计的模型科学解释、运用类比模型科学解释。

本次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讲座培训,老师们都有很多收获,无论是在授课、说课还是评课方面都学习到很多。感谢孙老师工作站和贵阳市为明国际高级中学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

参加活动的教师合影
阅读 7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