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课题实践研究活动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2.0、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码书码课”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跳出来,研究教材、研究技术、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甚至要研究趋势、研究心理学,从而转变成为“研究型的教师”。“码书码课”提供了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的平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录制“码课”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信息素养。
在聂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老师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十二册教材中选取66例“种子”课,由师生共同制作“码书码课”66例。把零散的、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进行结构化整合,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码书码课”课程。
4月19日下午聂老师率先垂范,就伊犁州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码书码课”与数学学科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在奎屯市第四小学开展了第一次课题研究活动。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聂老师提前讲海报发到班级群中,让学生使用码书进行观课方式的自主预习,通过课前预热码反馈出“学情大数据”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你对面积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
①面积一定是封闭图形吗?
②面和面积有区别?
③面积可以加起来吗?
④面积是长度单位吗?
⑤不规则图形面积如何计算?
⑥面积的大小怎么算?
⑦面积的单位是什么?
⑧为什么要叫面积?
这既充分保证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关注度,又保证问题贴近学生已有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问题的解决由师生共同建构,实现两个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最佳教学状态。
在教学中聂老师让孩子们充分的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层层递进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当我们遇到不规则形状时还可以再细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聂老师就本节课多学习内容,布置了一道题让学生录制“码书码课”即说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此次课堂展示活动结束后,各位老师交流如何将“码书码课”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码书码课”能有效的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深度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自主享受教育资源,获得心智、增长能力的教育环节。
“码书码课”能有效的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运用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自主享受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学习整合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信息素养能力、科学表达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等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