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师生共写】新桥实小教师一日写作接力(四月 • 二)

大丫
创建于2023-04-20
阅读 3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4月10日 周一  | 领写人:彭影

开卷有益

    

       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一本好书,就像一个知己,即使相对无言,也能进行灵魂的沟通;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良师,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更多了一份精神的感悟;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至亲,为你遮挡生活中的风雨,守护一片心灵的净土。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贵的人谈话,使人受益匪浅。少时读书,是看热闹,不光没有心思静下心来品读,也抱有一种囫囵吞枣的应付状态;如今读书,已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放下功名利禄的心思,放下虚伪无味的追逐,往往却获得了不少新的感触。

        读书惠质。一个人的气质里,隐藏着他曾经读过的书,记录着他曾经走过的路。气质是岁月长期沉淀的产物,是漫长时光赠与我们最好的礼物。很喜欢一段话:要努力,但不要着急。繁花锦簇,硕果累累都需要过程。读书亦然。在一届诗词大会上,一位平凡的外卖小哥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和尊敬。这个终日奔波在抢单、送餐路上的外卖小哥,把每一个等快递、送快递的碎片时间都用来背诗词,日积月累,才有了登上舞台的大放光彩。你所读过的书,终将使你变成谈吐优雅,内心安宁的你。

        读书养心。幼时诵读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读到了春天的鸟语花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读出了初夏的清新淡雅。“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我读出了秋天的独特之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读出了在寒冬中的触景伤怀。读书入了心,就像是清泉润进沙漠,枯枝绕上花藤。在书中,能攀登巍峨高山,能看到潺乎流水,能听到鼓乐钟声。读书能使人忘忧、忘物、忘我。

       读书悦己。读书这件事情,是精神世界的快乐,读书能把生活中的苦涩酿造成人生的甜酒,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是发自内心的,你会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感悟、也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收获。

       日渐长,风正暖,正是读书好时节。在闲暇时候,读几页书,写三两字,在繁忙的生活里寻一片净土,守片刻安然,如此,就好。

4月11日  周二  | 李静

生活的模样

       生活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

       一本书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偶读苏轼的一首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这首诗是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调任密州。次年八月,他派人重修城北旧台,并将其命名为“超然台”。而超然二字,说的便是当时苏轼心境的转变。调任密州后,苏轼怀乡思故,有些郁郁寡欢。直到登上超然台后,看到满城的春花开得明媚动人,千家万户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他的内心也逐渐变得开阔澄明。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明白: 与其自寻烦恼,不如乐在当下。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被贬、流放的路上。他走过山川湖海,见过大漠孤烟,尝过悲欢苦乐,也经历过生离死别。他的一生,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是哪怕是最失意的时候,他写下的诗里,也没有抱怨和苦闷。字里行间,永远是始终如一的豁达。

       是啊,毕竟没有谁的一生,永远欢声笑语,永远阳光明媚。若是一遇到困境,就将自己困锁围城,人生就会错失很多风景。

       不禁想起张家界天门山三男一女跳崖事件,让人唏嘘不已,他们都是身强力壮,最美好的年华。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离世?!也许是由于压力,也许是因为一些烦心事……不得而知,但他们选择了逃避,选择自杀了,是的,一死就一了百了了,可是留给他们的家庭却是无尽的悲痛。

       其实人生,无非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如果过早地选择了屈服、躺平,那么过不了多久,人就会活得暮气沉沉。因此,活着总要有点热爱,有所坚持。哪怕再苦再难,也要活得热气腾腾,才能无愧于此生。

4月12日  周三  | 吕曼

《认知觉醒》读后感

       两个星期时间读完周岭的《认知觉醒》这本书,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深有体会。严格意义上讲,本书是一本工具书。

       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看完的一本书,虽然读完后只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大多东西都忘记了,只有重新翻看才能想起。但有一部分东西对我印象很深刻。

       关于大脑:人类为什么会热衷做能让自己享受的事情,例如:玩手机、聚会、娱乐等;因为人类大脑有三重大脑组成: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本能脑和情绪脑约占大脑容量的80%,发展较早,反应速度极快,1100万次/秒 属于潜意识行为;而理智脑约占大脑容量的20%,发展较晚,反应速度与本能脑和情绪脑天壤之别,40次/秒,属意识行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总是在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因为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潜意识行为就是享受,而人类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便是潜意识给出的行为。而理智脑必须通过思考等行为才能做出选择、判断。所以,如何通过理智脑利用好本能脑和情绪脑,让潜意识的享乐变为正面的享乐才是关键,这也就是作者后面所说的内容和解决方法。只有利用好本技能,才能让你与他人拉开距离,提升你的认知水平,从而变为一个内心富足的自己。

    关于学习:学习本身就是长期积累知识的过程。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作者提出了“舒适区一拉伸区一困难区”的概念,不管学习、工作等事情重心要放在舒适区边缘进行,通俗讲就是要在自己觉的会与不会之间的“拉伸区”进行。因为舒适区是潜意识区,人们会依赖此区域,对原本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复,没有提高。如果一下跳到困难区,又因为掌握知识度不够而受挫,很快便失去信心与动力。只有在舒适区边缘“拉伸区”会与不会之间进行,人们才会有学习的高效,而且随着不断的在“拉伸区”反复,舒适区的边缘也会逐渐放大,从而让学习、工作更高效,人们也会有动力。

    读过本书后,反思自己我成长经历与大多数人一样。从未对自己认知能力在意过,人生过和模糊,感性。只有偶尔遭受挫折时,才能对人生稍有感悟,平日还是做着模糊的事,归根到底还是自己认识不够。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审视过自己。其实是潜意识主导了我的人生,遇到挫折、伤害不敢去面对,通过阅读,使我知道遇到事情的处理方式,正是要敢于去面对,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过的清晰,消除模糊才是根本。人生就是从不断学习一思考一行动一改变的过程,重点是通过学习让自己行动起来从而发生质的改变。

       读完后感悟颇深,提升认识,就是不断的学习、思考、行动、改变的过程。作者最后提出的“早冥读写跑”可以为自己以后人生所借鉴。

    1.早:早起,坚持早起。

    2.冥:冥想。每天冥想15-20分钟,可以让自己平静,摆脱焦虑,变的豁达。

    3.读:阅读,多读书,读书就是和作者对话,从中获取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并行动加以改变,哪怕是一句能触动你的话。

    4.写:写作,每次获取感悟,把所受到的启发写出来,拓宽人生。

    5.跑:跑步。四肢发达,头脑才会更发达。

4月13日  周四  | 刘桂强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法老号船的大副埃德蒙.唐泰斯,受船长委托送信给人,不料遭遇情敌,同事和法官的共同陷害被打入监狱。万幸的是,主人公在牢狱生活中结识了法里亚神甫,而后者犹如一位真挚的朋友般向年轻的唐泰斯传授各种知识,并且在临终前把埋藏在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泰斯成功越狱之后,找到了神甫所说的宝藏,成为了基督山伯爵。从此,集权财于一身的主人公,凭借自己的机敏头脑和精心策划,对昔日与他入狱相关联的不同的人,展开了一系列的报恩和报仇的行动。

       在译者序中,了解到作者这部作品的问世,是连载于当时的报纸上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整部小说全部写完之后整理成书发表的。在我阅读的过程中,对这一点的感受也非常明显,比如整部小说由一百多个章节构成;比如书中出现的大量的人物对话;比如书中少有关于人生,人性,财富,爱情等等这方面的有深度的,有哲理的描写,叙述或探讨。所以整部作品读过之后,感觉更像是作者在单纯的讲一个构思精妙的故事给读者听,但听过之后,留给读者哲理性的深思和回味却不多。

       当然,如果抛开哲思的成见,仅从故事的历史意义,构思和安排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写的还是很成功的。作品中的每个人物,细心读来不难发现,都是经过作者精妙构思和安排之后的存在。故事的展开不仅要忠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原貌,人物的塑造也各具特色和风格,作品中初始看似不相关的人物,最后的联系实则千丝万缕。纵观下来,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人物情节的安排,对故事细节的把控力,是这部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在整部小说读完后,最值得回味和思索的地方。

4月14日  周五  | 王丽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们,不凡的人生。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在那个物资如此贫乏的年代,最平凡普通的人们没有绝望和自暴自弃,而是依靠自己的理想和艰苦奋斗创造出了不凡的人生!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不能真实感受那个时代带给农民多么深刻的伤痛。但通过读这本书,我感受到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这些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又从不认命的决绝。

       他们能用不凡的努力战胜平凡宿命的底气就是他们所拥有的不凡的品质,这些闪烁人性光芒的品质是他们贫苦生活中最大的财富,谁都抢不去,夺不走。这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小子,他怀揣的梦想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现实无情的击碎,从一名老师到变成城里揽活的小工,再从小工变成谁也不愿意干的煤矿工人,生活就像是要把所有的苦难都强加到他的头上,而换来的确实他愈加成熟,愈加坚强的性格。还记的有句话说“每个人被命运碾压的疼痛感是一样的,对生活的无可奈何也是一样的。所幸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独自在黑暗中行走时,你的隐忍,你的积极,你努力抵抗世界的姿态,都会成为一抹阳光,照亮自己的人生。”或许这就是对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写照了那些不畏艰难的执着前行,也写照了那份不屈奋斗的铿锵。而这或许也是留给我们每一个人成长之路上最好的精神食粮吧。

       无论是从孙少安还是从孙少平的身上,我们看见的都是那种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渴望。哪怕他们的选择了不同的路,却走出了相同的脚步。尤其是在孙少平的身上,那种倔强,执拗,一点点的融进了困苦的生活,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成熟。

       人生就像这本书一样,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普通的人也要为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特别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凡的教育之路上,要永葆平凡的心态,不断给自己充电赋能,以饱满的激情和责任,用爱、用温情、用力量书写平凡中的不平凡。就如同顾城说过的:“生如蚁而美如神。”我们虽平凡,但依旧可以美丽、精彩!

阅读 3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