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花儿吐艳、柳枝婀娜。在这美好的日子,我们有幸于4月19号去第三实验小学观看临沂市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活动的现场。本次优质课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各位参赛教师的素质很高,各显身手;在三尺讲台上,尽展风彩。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倍受鼓舞,受益匪浅。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第一节课是由来自莒南的徐传洋老师执教的六上《How do you feel?》Period3 Nice feeling from being nice读写课。徐老师的课件设计精美,思路清晰。在课前鼓励学生Speak up、Speak more English、Say us your want,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以简短的语篇呈现“different feelings”导入本节课。在读前通过Look and say呈现出Robin has different feelings,过渡自然。通过呈现Robin and the ant的封面,引出本节课将围绕“When?What?Why?How?”这四个方面展开。
徐老师在读中活动的设计也很巧妙,设计两个任务Read and number,Read and underline,通过问题驱动How does the ant feel?Why?What happened to Robin?How does the robin feel?等得出Robin的情绪的变化。教师通过Read and think的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讲解动词pull时,徐老师巧妙利用Sing and Do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并且在每一个任务下教师都让学生Let's act,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亮点还在徐老师巧妙的利用一些词汇,最后首字母组成了happy。
在读后活动,徐老师又将文本进行了续写,并且让同学们从Robin和ant中选择一个故事书写。本节课通过Robin和ant互相帮助,渗透We will help each other;If everyone can be nice,it will become a better world.的家国情怀。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谭畅老师带来的是五年级下册 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 Period 2 To record the special day 围绕该主题谭老师通过呈现一位学生的备忘录,结合备忘录内容讨论不同人物的生日日期,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有关话题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理解活动中,谭老师基于教材插图与课时话题,创设Chen Jie备忘录与生日准备清单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听读活动中解决话题问题Whose birthday is on April 4th ,too?What will Chen Jie do? 同时拓展中西方不同庆生方式,开阔学生文化视野。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在应用实践环节,谭老师自制教学资源,创设陈洁制作vlog记录家人生日的情境,引导学生基于文本所学,讨论陈洁其他家人的生日及不同庆生方式,巧妙讲词汇课的生词融入语篇情境中。同时通过不同的庆生方式感受生日的不同意义内涵,激发学生讨论自己家人生日的话题表达欲望,帮助学生内化所学。
在迁移创新环节,谭老师将生日话题扩展到家庭中的特殊日子,引导学生思考What are your special days at home ?进而激发学生制作家庭特殊日子vlog脚本的话题表达欲望。学生在制作脚本的活动中感受特殊日子的非凡意义,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记录生活的小美好!
马鲁佳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eriod 3 John's pen pal
该课例打破常规词汇教学,通过自编电子邮件的语篇让学生全面了解笔友的基本信息,包括国籍,地区天气,喜欢的动物,经常做的活动等。学生在结构化的文本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地学习cooks Chinese food, goes hiking, takes pictures, does word puzzles等词汇。同时学生在结构化的语篇中对笔友有了全面而立体的认识,感受John笔友的多彩生活,理解笔友的具体内涵。
在迁移创新环节,教师通过呈现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引导学生结交与自己有相同爱好或感兴趣的同伴成为笔友,在交流与介绍中感受结交笔友的快乐,理解what is a pen pal ?即,笔友是通往世界的桥梁。教师基于自编文本与表现性评价任务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探究本课时的主题意义,有效实现了学科育人。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由舒纪红老师执教的六下《Then and now》Changes in school。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课堂伊始,舒老师以一首欢快的chant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整堂课围绕Wu Binbin的家人收到来自学校80周年的邀请函展开,通过对比学校现在和之前的变化,学习本节课的生词。通过True or false设置的问题去逐一得出学校的变化,本环节通过Sarah将要去月球的愿望,向大家呈现了探月英雄,渗透向这些伟人致敬,感叹祖国的伟大的情感教育。变化之快,作为学生应该Cherish the time;Keep learning。
在拓展环节,教师创设临沂第三实验小学120周年校庆的情景,让同学们用这节课的语言架构去对比变化。并且教师设置评价量表,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优秀的表现背后是她们不懈的努力与突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收获满满。我们只要勤学善思,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呈现无限可能。
撰稿人:张变变 高盼
审稿人:张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