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回顾】中共一大:开天劈地的大事

姜燕
创建于2022-06-27
阅读 4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921年7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随后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条游船上完成了会议的最后议程。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第一篇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

  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1920年5月开始首先在上海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作为中心发起组,分别在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各主要城市,酝酿和组建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做建立统一的共产党组织的准备工作,这就大大加快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步伐。

第二篇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

(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

开会地点的转移

         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搜查会场,结果一无所获。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于是,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

第三篇章

中共一大13位代表

      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广州的陈公博,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等13名代表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人均因事务繁忙,未出席会议。

第四篇章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共一大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对工人的领导,注意在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中发展党员,在反对军阀官僚的斗争中,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阅读 4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