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创五星支部,做幸福教育】钧台中心小学小小名师大讲堂走近名人之了解白居易

创建于2023-04-19 阅读1411

  钧台中心小学小小名师大讲堂走近名人之了解白居易于2023年4月19日在六年级二班开讲了,主讲人是董方圆同学,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她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她是学生身旁的完美学生。

  首先董方圆同学出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一共有三个教学目标,分别如下:

1、了解作者及所创作的诗歌。在【琵琶行】中了解作者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2、熟记所学习的有关白居易的诗歌。

3、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其次,董方圆通过“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新课。在课前,她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小故事中感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境。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这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而一千多年后,一个失意文人,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里悠悠的江水,清冷的月光,铭记了他们。今天让我们走进【琵琶行】与白居易一起聆听琵琶女的心声。

02:06

  紧接着她代领学生们了解作者及其所学过的诗歌。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其诗歌体裁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 846 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芳城,又送王孙小去,凄凄满别情。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习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然后她找学生来背诵这几首诗。

00:09
00:11
00:08
00:30

         再次,她示范背诵【琵琶行】。「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今天我们可以发现,文字和音乐一样,都可以成为心灵的呼喊。希望大家能够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在经典的琵琶曲中,再次聆听琵琶女弦上的真情,聆听白居易笔下的幽情,聆听诗人心中“天涯沦落人”的无奈,聆听诗人一生的起起落落和情感的动荡起伏。」

03:04

  然后她播放琵琶行的音乐,同学们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感受琵琶行的意境。

03:52

  最后她总结【琵琶行】的中心思想。该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    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    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men)之情。

  董方圆同学的这节课让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受益匪浅,我相信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对白居易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

编辑:张倩

审核:冯鸽

终审:刘书晓

阅读 14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