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爱弥儿P.M 教室的宝贝们

爱霖教育
创建于2019-05-01
阅读 3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父母学会如何生活,也允许他们的宝宝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这种见识是没办法被"教给"的。长期的学习是一个缓慢、有机的过程——要给理解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并结出果实留出时间。

                     ——  玛格达·格伯《亲爱的父母》

当婴幼儿有机会独立探索和试验时,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以及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玩的很开心,并不需要别人教他们怎么玩耍,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决问题。而他们自主的意愿恰好与他们所处的成长阶段和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吻合。

当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他不只是在摆弄一个东西,他是在了解这个具体的东西,发现因果关系以及自己如何才能影响这个东西。P.M 教室每天不受打扰的玩耍时间,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很多婴儿都与生俱来的长时间的专注,还有助于促进专注、自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M 教室自由的环境,对小宝贝来说特别难得。平时他们可能总是被大人们善意的指导包围着:来玩这个,别碰那个等。在这里我们允许宝贝们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不会扶着那些还坐不起来的宝宝让他们学坐姿,也不会教那些本该满地爬的宝宝学走路。

孩子们可以顺其自然的发展能力,自由地选择安全的玩具,尽可能的自己去探索。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

不拔苗助长,不引导他去做那些他还没准备好做的事情。我们允许孩子用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知周边的环境。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欣慰,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最少的干预,也就是最少的阻碍孩子。他们看起来都有很多方法。

他们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在安全的范围内,支持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由探索中累了想休息一下,他们也会找到自己感觉舒服的地方,以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放松一下。

有时候也会发现一个"新朋友",静静的享受和"他"独处的时光

孩子的游戏受到成人的介入越多,孩子的行为就越倾向于被动反应型,而不是主动发起型,甚至在社交行为上也是如此。

有的时候宝贝也会对其他同伴十分着迷。对他们来说,有机会在专心的照料者在旁边提供情感支持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与少数几个与其发展阶段相同的、固定的宝宝一起玩耍和探索是非常美妙的。

宝宝会通过与其同龄人的互动来了解自己和他人。

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看起来聊的很开心

有时候也会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给同伴分享自己探索出来的玩法

当然,宝宝之间的互动有很多种。成人有时候为了安全往往会限制宝宝之间的互动(比如互相触摸对方、争抢玩具),因为害怕他们会互相伤害。但是,在P.M 教室里我们会通过密切观察,以便了解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不介入,来促进婴幼儿之间的互动,鼓励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争抢玩具是孩子社交活动的开始,我们最好是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让他们的动作一直继续下去,我们干扰的越少,他们从中学到的就越多。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

很多人都用消极的观点看待斗争。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斗争,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我们从斗争的过程和结果中学到的越多,斗争就对我们的成长越有益处。

通过对儿童意外受伤事件的数据分析,皮克勒博士发现,基因健康家庭的孩子中,由保姆照顾并主要在室内活动的孩子,摔倒骨折和脑震荡的概率,比那些有充分的活动自由,天天在街上玩的孩子更高。那些天天在户外玩耍的孩子,显然对自己身体的能力和局限认识的更加清楚。

每天户外活动时,他们都特别开心,也都能特别快的发现并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探索活动中。一个小朋友找到小蚂蚁,大叫"蚂蚁、蚂蚁"其他小朋友也都会被吸引过来……

拿小铲子去铲土、拿小桶和小喷壶给植物浇水、搓泥巴球等都是孩子们百玩不腻的游戏

学步期的宝宝喜欢带轮子的玩具,一点都没错!骑滑板车、平衡车、扭扭车,反正是带轮子的,他们都想办法让它们跑起来,有时候也会主动合作!

儿童在一岁半到两岁时,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一颗绿豆大小的石头,一根细细短短的小线头,一片指甲盖大的小纸屑,丝毫不会引起我们成人的注意,可是他们都是吸引孩子们的好东西,孩子就是在这些东西上探索和发展着他们的触觉和视觉能力。在儿童的世界里,探索、观察自然是他生命的一种特殊现象(和成人相比较)。成人用知识和大脑来理解世界,儿童则用自己的经历将环境内化了,这就是创造生命。

蒙特梭利说:"儿童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与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

我们特别能理解他们这个时期的行为,也会蹲下来陪着他们一起研究一番。

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孩子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空间中感知不同的空间。孩子通过感知不同的空间感进而建立空间的概念。感受空间,发展到承受最大的空间,这实际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发展的过程。

孩子通过抛撒、移动物体来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是幼儿认知空间的最初过程。

无论洞在哪里,都会被发现,因为他的生命此刻就对洞感兴趣

P.M 教室里,老师创设的环境中也提供了足够多的洞洞,供宝贝探索、感知,满足他空间敏感期的探索需求。耐心等待,认真观察,给宝贝提供理解和支持,欣赏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合这一阶段成长的环境,让每个宝宝在这样一个有准备的、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活跃、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在P.M 教室的半日班和全日班里,老师从不强迫孩子多吃一口,想吃什么,想吃多少,想怎么吃,都掌握在孩子自己手中,所以,他们一直都保持着对食物浓厚的兴趣。独立进餐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手眼协调过程,也是心理上迈向独立和自信的非常重要的过程。

01:04

宝贝们会对成人能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模仿也是这一时期的明显特点,给宝贝们提供可以自我照顾的机会,让他们也参与进来,他们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和环境中的一切联结,从而更加独立和自信。

01:07

P.M 教室里的又一位宝宝——小柚子升班了,两个班的老师齐心协力陪他一起适应环境,他也感觉到自己长大了,能力更强了,更加独立自信的去迎接IC 班的生活,我们看到他这么快融入IC 班的集体生活,并在集体生活中呈现出独立、自信、秩序等等,心里也很是欣慰。

亲子课还有少量名额,上次活动错过了,这次千万要抓住机会喽!!!

来了解一下P.M 教室的老师吧

加微信了解详情哦!

阅读 3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