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五十八中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未央教育 · 西航二中教育集团 · 西安市第五十八中学校区】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燃智慧

创建于2023-04-18 阅读593

背一篇离骚,丘壑苍茫;诵一本诗经,唇齿留香;读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今。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读诗意人生。春暖花开的时节,愿我们追随心灵的净土,阅书,悦己,阅人生。

《梁家河》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通过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立春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了人们的身上。远处的山上,冰雪正在消融。

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习近平深情地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85岁的梁有昌一个劲儿地拍手,脸上挂着泪珠。看着梁有昌,习近平动情地对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老梁是这儿的长辈了,老梁的儿子都有了孙子。咱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习近平接着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

情真意切的话语,如春风阵阵,拂过乡亲们的心田,赢来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

他叮嘱大家:“山上要治理,沟里要打坝,山上要种经济林,还要种果树,既要解决肚子吃饱问题,还要解决文化问题......”他还特意为每家每户送了一个电子时钟,让孩子们上学用,希望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习近平牵挂着梁家河的每一位乡亲。1993年回来,他给乡亲们带了茶叶等礼物。2015年春节前这次回来,他又自己出钱给乡亲们采办了米、面、油、肉、春联、年画等年货,家家都有,并送上祝福:“全村父老乡亲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梁家河》这部书的深刻意义在于它启迪人们,要把握当下,珍惜每一分宝贵时间,积累知识、锤炼能力;要始终坚守梦想,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让自己的信念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利益相一致,这样才有迸发同频共振的可能。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立足本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肩负起“教育强国、教师先行”的历史使命,为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为加快教育事业的创新突破,不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那遍地的月光,是否依旧悲凉;那东去的江水,是否依旧壮丽沧桑。

第一次注意到苏轼,是在一个有着绵软光阴的午后,偶然拾起翻看《苏东坡传》,竟朦朦胧胧地看见了那澄澈的月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苏轼的词,字字纤尘不染,清淡如风,隐着绝世的清寂和一丝孤独。似远还近,似真还虚。他的笔,月为沉墨天为纸,轻笔一挥,便在人心中驻下了一抹不可言说的妙意。《水调歌头》是他在尘寰中的一阙梦,梦里思念如潮海连天,迭浪如笺,月色无眠,万般繁华于此零落,只留最后一丝的心灵真实。

慢慢地读到后来,开始喜欢上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心境。“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究竟有谁,才能在贬官之时还能如此从容自在?这份清闲,这份不迫,又是何人手笔?也许只有他,那位漫步于桃花源的五柳先生,挂冠隐去的陶元亮,那位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陶渊明,那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潜,也才能隔着千百年的时空,遥遥与东坡对话。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亦可见那一抹醉人的妙意。而这样的妙意,似曾相识,似是漫步于山林的一翦山水意,如梅般醉人的诗意,亦是林逋的鹤,都是柔软光阴的缄默相守。山间的空灵,似千里烟波失色于一转山溪,百叠青山淡成一抹雾霞,十里春风不及一树梅花。如同那似雪芦花,秋水长天,竟也亘古地存在了。

静静合上书,忽然发现自己竟也爱上了那不羁的风骨。似东坡,似太白,抑或是仅有两诗的张若虚,似乎都有不与功名利禄纠缠的情怀。那帘冷月,那山间的草木,似乎才是他们灵魂的归宿。试问,在仕途不顺时,有谁可以像他们一样乐观豁达?有谁可以在困境中犹能创出旷世名篇?有谁不是满腹牢骚,满嘴抱怨?

苏轼被贬黄州,生计困难,但他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 《赤壁赋》 来;李白被贬官蜀中,上任时,走在蜀道上,发现四川的道路坎坷难行,感慨之余,创作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篇《蜀道难》;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向,奈何一腔抱负无法实现,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借《桃花源记》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这一篇篇诗作,哪一篇不是千古佳作?哪一篇不是诗人身处困境所作?

人生中,很多的人并不能通达而济天下,不少人要面对的是失意和挫折。“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是面对人生风风雨雨的泰然处之,那更是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那是苏轼自海南归来的一句感言。他把人生的磨难变成了功绩,对于此等旷达超逸的胸襟,唯有敬佩,再无他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那在时空的罅隙里穿行的烟雨,终于在某一天打湿了光阴,打湿了那人的青衫,从而永久地被封存在岁月的琥珀之中了。

——读书可以让你和所爱的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爱读书的人,心灵有温度,乐于感知世事百态;爱读书的人,生活有情趣,不会因现实的琐碎而放弃思考。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会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一个王国。

——去读书吧,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总会在人生的某一刻,为你点亮一盏灯,闪烁出智慧的光。

供稿 | 李君 边红军 

编辑 | 魏    娟

审核 | 蔡炜刚

签发 | 徐    兵

阅读 5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