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坊手牵手,共筑成长路—吴秋华初中音乐工作坊“牵手”海口市石山中学阶段性成长汇报全国直播展示活动

符艺菲
创建于2021-01-10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尽管料峭微风拂面,但我辈心中仍是激情洋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及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发〔2019〕5号)精神,为更好地推进“基于海南自贸易港背景下的乡村优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吴秋华初中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坊于2021年1月10日举行了2020年海口市骨干教师初中音乐工作坊“牵手”海口市石山中学阶段性成长汇报活动(全国直播)。

【活动主题】

  为提高骨干教师工作坊成员对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构、课堂教学以及育人方式变革创新的指导力促进学校研训能力,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能力,推进“牵手”乡村学校整体发展,骨干教师工作坊与“牵手”学校形成了“双品质”成长的实践共同体。

【活动时间】

        2021年1月10日14:30—17:30

【参与人员】

        吴秋华初中音乐工作坊成员、海口市石山中学校长、部分老师

【活动地点】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301室

【“牵手”学校及工作坊】

       “牵手”学校:海口市石山中学

        工作坊:吴秋华初中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坊

活动筹备,精心细致

  我们工作坊多次到牵手学校海口市石山中学选课,共同备课,磨课……

        吴秋华坊主和莫小真老师对洪娟老师的课从定课题,如何衔接,戏歌的定义,琼剧的行当等做出详细的指导;工作坊其他成员也提出了个人见解与意见。莫小真老师还提出,要在课中给学生们渗透:要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更多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走上国际的舞台!
活动流程,井然有序

  首先由副坊主伍晓云老师作为主持人隆重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他们分别是: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陈素梅院长,深圳市直属学校责任督学贾笑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音乐教研员欧阳涛,海南中学艺术部主任阮志聪,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孙晶教授,海口市石山中学陈柱校长、海口市石山中学副校长罗书宝,吴秋华初中音乐指导教师莫小真老师,吴秋华初中音乐工作坊坊主吴秋华老师。

  本次直播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学校文化建设与表达

环节二:学校课程构建与思考

环节三:学校课堂展示与探索

环节四:课堂观察诊断与对话

环节五:专家点评与成长诊断

  主持人播放了工作坊宣传片介绍了工作坊六级塔式结构人员分配情况及工作坊与学校“牵手”的工作情况。

00:00
第一环节:学校文化建设与表达

  石山中学陈柱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与表达作了详细的解读。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发言:

一、学校发展概况

二、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四、校园文化建设定位

五、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化

六、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化

         陈柱校长说:校园文化建设根植教师、学生的心里,指导教师、学生的行为。勤奋好学,责任担当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先辈们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在耳边荡漾。

第二环节:学校课程建设与思考

  在学校课程建设与思考上,海口市石山中学罗书宝副校长汇报的主题是《给学生搭建舞台、激发学生兴趣》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

一、学校课程背景与分析

二、课程理念

三、课程建构与实施

四、课程评价

  罗副校长说:课程建设,要适合学生的发展,这个舞台要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确定学校课程理念:给学生搭建舞台,激发学生兴趣。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依据,以课程改革和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符合乡村孩子、地域特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更好成长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最后罗副校长进行思考: 如何进一步挖掘火山文化,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火山与植被的关系、火山与旅游的关系等等探究性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说学校课程建构,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品味和质量的提升。

第三环节:学校课堂展示与探索

  第三环节学校课堂展示与探究中,现场播放了海口市石山中学洪娟老师的展示课录像,此次展示课的课题是初中音乐校本课程《走进琼剧之门》的传统艺术课。

       洪娟老师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课堂活动组织得当有效,语言亲切,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通过学习琼剧中的“唱”“做”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表现从中体验琼剧,体验海南的传统艺术文化,走进琼剧之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琼剧的魅力。
第四环节:课堂观察诊断与对话

  该环节由授课教师洪娟老师分享教学思路和反思,坊主吴秋华老师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解读同时还有工作坊的骨干教师分成四个小组,以课堂上教、学等行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内容”和“课程文化”四个维度观察点进行观察量化,各自小组参与课堂的全过程,进行时的观察与搜集信息,并以观察量表的形式进行现场分享。

  首先由洪娟老师进行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让学生通过听、赏、念、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琼剧的魅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创新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识。课堂上做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起到引导作用。

  坊主吴秋华老师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解读:琼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南音乐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我们的很多琼剧艺术家们都在传承和发扬海南的琼剧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转型,琼剧艺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会唱琼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琼剧的发展需要在形式和体制上进行创新外。因此,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琼剧,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我们热爱我们的故乡,传承和创新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把我们的地方传统文化弘扬到全国各地,甚至影响到海外。

  第一小组组长:工作坊副坊主符艺菲老师,观察点:“教师的教”。重点从三个视角分享了观察结果和评价建议。首先本节课中洪娟老师课堂活动组织得当有效,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问题设置针对性比较凸现,但是不够创新,学生能够通过体验解决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如学唱歌曲时注意学生的音高音准,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提问一些有创造性的问题。

         第二小组组长:工作坊王琼燕老师,观察点:“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方式”、“学校状态”、“学习效果”三个视角分享了观察结果和评价。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从自主、合作到探究,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生从始至终都能认真的倾听教师的讲课,比较积极配合,参与度极高,兴趣较浓,不过学生评价的空间可以适当的加强。

  第三小组组长:工作坊崔兰兰老师,观察点:“课程内容”。主要从教学内容与学科目标是否一致;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否得当;教学的内容是否体现了音乐学科的特点,这三个视角来阐述教学内容。

       第四小组组长:工作坊王霏霏老师,观察点:“课程文化”。从“课堂气氛”、“课堂特色”、“文化理解”三个视角来阐述课程文化。

第五环节:专家点评与成长诊断

  首先是深圳市贾笑纯督学从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理念方面进行诊断。贾督学首先提出什么是文化体系?什么是学校文化体系?他认为,作为一个学校文化体系的构建,它首先是理念文化,在理念文化的统领下形成办学目标、育人目标、然后是集训三风,如课堂文化、校歌等等,这些形成显性文化的大致框架。

作为文化的考量要有两个标准:

(一)理念文化是否具有前瞻性、时效性、导引性。它能不能引领学校的工作发展。

(二)文本上如何落地生根?

       贾督学肯定了石山中学的文化方面:1、将文化落实点放在德育上,这方面落实得不错。这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课上课下,以及学校人数从最初的263人发展到506人等等。2、在师生文化中间形成了新的亮点。3、重视课程文化的建设。

  贾督学从课程文化这个角度来谈。他认为,考量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有5个标准,从5种维度进行考量。(1)理念文化。这是现代学校最重要的文化标志。(2)制度文化。这是现代学校最基本标准,这体现在管理上。(3)课程文化。这是学校最核心的文化标志。(4)师生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最重要的一面就是课堂,课堂中师生方面的转变,如教学民主在课堂上能不能展现出来;另外一个是活动文化,如:学校的武术、运动会等等。(5)环境文化。如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应该有一个具体的主题。

        同时,贾督学也指出了石山中学不足的一面:

        1、学校的理念文化是不是很上位,站得是不是够高?在他看来学校的理念文化更像是一个教育策略,如勤奋学习,这只是一个态度,一种行为,建议这方面可以再提升、再提炼。

        2、制度文化的表述也不够科学、不够合适。这体现在管理上,学校管老师、管学生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贾督学给我们指出管理的三个层面:最初最低级的层面是人事管理;中间的是制度管理(主要指的是机械的制度管理),这样的管理缺少人文关怀;最上位的管理是文化管理。它是用一种文化的内在感召和大家共同朝一个目标前进,这才是最好的管理。因此,它要求我们的管理要注重老师和学生文化自觉。建议制度文化要从原则性、人性、科学性三个角度构建。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音乐教研员欧阳涛用三个惊喜肯定了我们工作坊的开展工作,也用3个思考对我们提出了要求,为今后如何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三个惊喜:

        第一个惊喜是接地气,海口市从最初的同课异构,到送教下乡,再就是“牵手”乡村学校,一直做着接地气的教育活动,始终从教育的角度来关注到我们教育资源的公平,教育发展的均衡。

       第二个惊喜是能够从原先一个水平低的水平线短时间内实现一些小目标。

       第三个惊喜是评价这堂课的老师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并结合课标非常专业的进行诊断、评价。

三个思考: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欧阳老师重点诠释要怎么去做?有效果没?如琼剧进校园、黎歌等这些文化课堂就很好的落实了。他认为,作为校本课程就是把国家地方标准关注不到的,更需要以学校为中心,以老师的开发为主要手段,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补充开发。

        欧阳老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无论组织任何形式的校本项目的开发都要有利于孩子的几项要求:(1)有利于孩子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不同音乐形式?要让学生知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的优缺点。

         但是,要注意怎么学更科学?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喜不喜欢学?二是如果还不是很喜欢学的时候,老师要想想办法,看学生是真正喜欢,还是被动。

二、选什么内容更合适?

        这个内容要选跟学校、学生的生活接近的。如洪娟老师的这节课最漂亮的就是善于利用社区资源,引入民间艺人服务课堂。

三、如何去落实校本课程?

        欧阳老师认为只要老师们敢于去思考,敢于去应用,无论做多大,哪怕小小、小小都是一种尝试,对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

  海南中学艺术主任阮志聪老师,首先非常赞同石山中学陈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整个学校办学的一个方向。其次是肯定工作坊这个团队,每一位发言的老师都很有自己的深度和思考,以及把民间艺人大胆的引到课堂上,为我们的课堂服务,这是很好的创举。

        再次,就是对这堂课的肯定,认为非常不错。针对这堂课,阮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建议,可以在这节课的基础上更有深度的、可发展的空间:1、学科的特点是否能够在突出些?2、是否能让学生有话语权?因为学生的话语权标志着他的思考,这也是课堂整合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思考怎么去做?3、这节课的深度是否再挖掘深一些。比如说戏曲——琼剧。它的特点在哪里?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更深层次的去思考,这跟我们的教学、办学理念是有一定关系的。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孙晶教授,首先肯定了我们海南“送教下乡”的这个活动,能够走进乡镇,走进乡村,把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传递出去很让她感动。

        其次是石山中学的校长能够从全校最初的263人在短短的一年内发展到506人,这是一个飞跃的速度,从中看到了陈校长的努力,看到他对文化的注入,如武术、诵读、琼剧等方面,这些都见证了人的成长,落实了教育是为人服务的。另外,陈校长在做学校发展和成长的这过程当中,涉及到了家庭、学生、学校和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生态教育”,这让她看到了陈校长的眼见和宽度。

        孙教授重点讲了“学校”这一词。学校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如果用一个管理来说,词汇要改变,既不是要管理老师,也不是管学生,而是是否能够去激发老师和学生,充分的释放他们最大的潜能。这需要一个管理的勇气。

         另外一个词是“自由”。学校确实要管理,但是否可以适度给予一些自由?这是在教育上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孙教授认为,只有当我们适度的给予自由,大家才能够更加光彩的去释放自信。例如,我们的音乐课。她认为最重要的音乐课堂是一种情怀和温度,是以真实的情感在诠释,这是音乐存在的标准。再比如,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音乐的特点不是真正文字的语言,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靠无形的音响来诠释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她常常告诉学生,音乐是最抽象的语言,音乐靠着7个音符诠释整个世界最真实的文化。音乐用它最真实的语言诠释了社会中的酸甜苦辣,让学生产生正向的理解,以及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和人生。

         最后,孙教授给我们音乐老师的建议:在课堂中少一些我们的话,多一些我们音乐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主要的体验者,这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会给学生埋下种子,这才是真正的爱!

领导致辞,校坊成长

  韩伟主任指出,本次举办为期三天的阶段性成长汇报全国直播展示活动,是为了总结活动经验,更好地对市骨干教师工作坊及“牵手”学校进行阶段性成长的深层次诊断,进一步做好市级骨干教师的培养,提升牵手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他强调,我们始终怀揣的初心是“让每一所乡村学校都去探索走向优质发展的道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希望海口的每一个教育人都能不忘初心,执着追求,积极扛起自贸港建设的教育担当,为推进海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吴秋华初中音乐工作坊与石山中学校坊“牵手”直播活动向大家介绍了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入探索基于学校文化、学校课程体系和学校特色课堂建设的共同体的成长模式。吴秋华初中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坊与“牵手”学校形成了“双品质”成长的实践共同体,他们以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抓手,共同交流探讨,聚焦课堂,从而高效地培养学校教育资源的新生力量。

        本次活动的成功凭借的不仅是单个团队的力量,更是校坊实践共同体的团结奋进,务实求真。相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工作坊的骨干教师将会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出适合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学科育人模式,为自贸港建设下的海口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篇制作:符艺菲
美篇审核:吴秋华
项目主办单位: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项目承办单位:海南京海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