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经典课堂 名师引领成长——记乐平六小教师参加第3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乐平市第九小学 汪文锋
创建于2023-04-17
阅读 31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美人间四月天,烟雨江南春光绝 。姑苏的春天多了些江南韵味与诗意,雨细风暖,适积极生长,宜相约研学。4月13日,我们一行8人在副校长胡长玉的带领下,带着一份仰慕与热情,一路春风作伴,赴约苏州湾实验小学,参加第3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开启本次学习之旅。

  全国小数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比一比,谁走得快》的教学中,吴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感受速度的是什么,然后通过编生活中的故事,感受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自己的思维写出自己的想法,在不知不觉中建立数学模型,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孩子自由的空间。(汪勇生)

  在课后的主题报告《“数量关系”主题教学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分享中,吴正宪老师围绕数学学习的一致性,从具体的生活中抽象出来,让学生有模型意识,再用抽象出来的规律再去解决千千万万个具体问题。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这样的数学学生更容易懂,对学生以后遇到更复杂问题有深厚的基础支持。吴老师就数学教学的一致性、结构化,阶段性三个版块进行具体阐释,为数学教学改进发展的方向指明道路。

  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小数学科带头人,强震球老师执教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老师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关于“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模型。学生在强老师的引导下,觉得数学有趣,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课堂上学生有思考,有挑战,有成长。强老师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真正做到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课堂具有生命力。

  福建省教研室小教室主任,小数教研员,特级教师罗鸣亮执教的《分数与除法》,罗老师真正地让学生深入思考,不同的学生思维得以生长,把思考过程既用图表示出来,又清晰地说清楚理解过程,罗老师给足充分的思考空间,使每个学生独一无二地展示自己思维,罗老师润物细无声地将学生思维引入抽象地建立模型,打通除法意义,分数意义,分数运算间的联系。富有活力的课堂,赢得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赞誉。

      

  在课后主题报告《说理,让核心素养落地》,罗鸣亮老师用幽默的譬喻,精准地表达以激发学生好奇为重点的课堂核心,以人“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的四大天性设计课堂,让学生形成好求甚解的思考路径,完成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飞跃,罗老师以教学的互通性突破了算数的封闭性,让学生理解分数。

  南京师范附小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执教的《比的认识》一课,贲老师以几个有趣的学生案例开始了观摩课。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生活中的比并作出解释,老师引导学生们进行互动,互相点评,让学生依次发言,在说的过程中纠正错误或模糊的概念。在贲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能主动提出“比能否是负数或小数”“两个数相比是否就是两个数相除”等精彩问题。随着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贲老师主动发问,让学生将加、减法运用到比的计算中,通过层层提问明确“比是关于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得均等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贲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用质朴平淡的教学风格教会学生踏踏实实的知识。(潘文忠)

  在课后总结时,贲老师轻松自如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学生纠正“错题”的案例,为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表现感到由衷欣慰,强调要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养成锻炼思维的习惯,以思维的进步为学习之动力。    ‘

  全国第七届小学数学观摩课一等奖获得者,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执教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让每个同学在课堂上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给了组长压力,也给了组员责任,让孩子的小组活动有目的,有意义,真正实现了分层学习!同时,以学生的三个问题为课堂引领的突破口,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逐渐突破了本节课重难点让孩子经历了由面到线到点的逐渐精确的方法的过程;也经历了通过课前学习积累,在课堂上小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数对的内容形成了知识前后联系,构建了系统的知识框架的同时,揭开了确定位置的本质。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南京师大附小校长周卫东执教的《认识负数》,周老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习方式,“好问题”的研究内驱力为基础,让学生自主提问参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三个故事为刺激点,聚焦研究负数的意义、区别与联系及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负数的知识结构。

  苏州吴江实验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学科带头人沈伟英老执教《认识分米与毫米》一课中,她先老师让孩子经历测量,深刻感受到了选择测量单位的重要性,也让孩子在一次次测量中感受到了测量的本质即单位长度的累加,最后的升华也引起了学生的深度思考,为学生以后推导一些常见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种子已埋下,相信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想到这节种子课,会逐步感悟到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徐长青老师带来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徐老师处理分配律的理解运用这一难点的技巧,令人拍案叫绝。本节课,徐老师教学情感真诚,不断激发着学生的思考与感悟,他创设了一个生活化问题情境:即二十年过去了,两位同学去探望老师,进门后分别与学生握手,,通过这一事件,同学们轻松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徐老师赋予数字以生命,枯燥的运算律被徐老师与学生数次生动地演绎,徐老师激情而又真挚的话语,让会场许多听课老师心潮澎湃,内心的教育情怀再度点燃,原来数学课也可以如此感动。

  课后,徐老师以一场《核心素养导向的简约教学结构性优化》主题报告与大家分享,强调教学简化的重要性,提出应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学习实践,凸现数学教学的人文价值。徐老师执着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倡导并践行着关注生命发展的生态教育,形成了亲和、幽默、自然、宽容的"简约教学"风格和特色。

  上海徐汇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顾亚龙老师,开设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小数的意义》,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数感“这一核心素养,依托“计数单位”,引领学生经历感知-理解-思辨-表征的学习过程。顾老师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数,是数出来的"导入新课,提出“满十进一”,从而引出想要精确,就要“退一当十”,揭示出小数的意义。在新授环节,顾老师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感受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将应用到生活。

  研讨会期间,我们珍惜与吴正宪,罗鸣亮,张齐华,徐长青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面对面学习机会,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他们的课堂与讲座,近距离感受新课标背景下,名师们的教学理念、智慧与艺术,一场场精彩的现场教学,名师大咖所展现的教育视野,数学素养与文化底蕴,让我们为之折服。春风化雨,总是那么悄无声息,却总能滋润心间,我们也在细思慢品中,饱食着一场丰盛的数学盛宴,唤醒自己的又一次主动生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逐梦课堂教与研的路上,我们始终怀揣一份学无止境的执着与坚定。迎着四月的春光,追寻名师的脚步,新课标方向指引,探寻数学的本真。满载而归的我们,带着初心再度出发,继续深耕数学课堂,努力向上主动成长,只为他日绽放一路繁花。

编撰:汪文锋


校对:胡长玉


审核:李建波

阅读 31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