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友冯震翔的新作《诗井汲花录》由燕山出版社出版,即将问世。作为特约编辑,我先睹为快,第一个拜读了这本24万字的古诗词赏析专著。
作者把中国古典诗词比作一口极为特殊的语言之井,“井中之水,是无数锦心绣口的诗人词人以才华和心血涓滴聚成的奇液清波”,这口井为无数文人雅士提供了“酿启示之酒,煮审美之茶”的灵泽仙露。作者大学时期就爱好古典文学,工作后,更喜欢阅读古诗词及相关的诗学诗论著作,同时写下很多古体诗。这位一级播音员还参加了青岛少海诗社,与诸多诗友赠酬唱和,这给他紧张忙碌的电视台采编和主持工作加添了一份乐趣。而这本书,则完全源于一次“偶遇”。
作者说,四年前,他偶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时突发灵感,于是利用零碎时间,随手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一些感想心得,他没想到的是,这竟成为一本书,即《诗井汲花录》问世的缘起。当他读完《人间词话》时,书页的空白处已密密麻麻写满笔记。为了印证自己的感受,他又翻阅了《花庵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词林观止》《全宋词》等作品。后来,阅读范围又扩大到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清诗,甚至近现代的诗作。无论是已经烂熟的名篇,还是初次照面的冷僻之作,他一首首地读,一篇篇地写随感,日积月累,三年多时间,竟攒出来百余篇“读后感”,也就有了这本书。
作者在本书中,将随感笔记分为“诗心”“词境”“律法”等十二个篇章,也就是从十二个角度去观照自己心目中的古诗词。他从字句细微处体察作诗填词者的片刻兴感,或者以多首完全不相干却有所暗合的词篇加以比较,或借助词章联想古今与中西一些观念的微妙合变,又或者依托词句探讨少为人所注意的种种语言现象或观念现象,还对一些历代见解迥异的话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和分析。
如在“诗心”篇,针对苏武的《诗四首》,他认为,苏东坡早就指出苏武、李陵的五言诗不可靠,作者另有其人,但历代文人对此见解各异。在很长时间里,所谓“苏武李陵赠答诗”与《古诗十九首》齐名,其实从二者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后者极少有戏剧性矛盾、悲剧性冲突,其诗思的生发,多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场景,由此又催生出平淡却深沉的情意;而前者则注重于矛盾冲突的那一刻,这种场景催生的情感并非平淡,而是悲伤或悲壮。因此,冯震翔由此得出了《古诗十九首》—“苏李诗”—老杜“三别”这样一条线,三者之间,有一条很清晰的诗学演进脉络。他认为,杜甫显然对《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相当熟稔,他吸收了前者最真挚浑朴的诗性诗情,也将后者中的人生际遇用作素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作“三别”等诗章,构建出一个个国家大义与人伦情感之间尖锐异常的矛盾,将特殊历史事件所造就的人生际错愕发挥到极致。又如,唐代诗人卢纶《领岭南故人书》一诗,说的是他夜半收到一封来自遥远岭南的来信,写信人意欲何为?冯震翔条分缕析,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本诗的深处,揭示了卢纶在那个特殊夜晚的真情实感。虽然这首诗不符合所谓的“赏析法则”,但冯震翔认为,它丝毫不妨碍我们有动于衷,因为它真实地留存了诗人援笔立就、无法细细雕琢的匆忙,更能带我们无隔膜地切入那个时代,了解当时人们的情感表达,以及当时社会交往的真实境况特别是其中的诗性意味。
又如在“玄思”篇,冯震翔对唐朝诗人灵一的诗句“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中的“火”作了解读。他在对古希腊哲人与中国先哲庄子对于火的认知和观感作了比较后认为,这也许正是人类诗性精神和智性精神之间分际的一个佐证:诗性依傍着常识,却升华着常识;智性颠覆着常识,又不断生成新的常识。常识之中,暗含着诗性和智性的种子,其中也包含着误解的陈说,包含着审美的可能性,也包含着不断向新的认知进发的潜能。因此,作者既愿意享受以智性颠覆常识的快意,也愿沉浸于常识的世界,以提炼出诗情画意。
不仅如此,冯震翔还以自己广博的学识,从哲学、艺术、美学、建筑甚至熵增定律等多维度,并引用康德、海德格尔等国外哲人的观点,对一些古诗词及相关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还对古籍中的一些事件(如周景公铸造大型编钟)以及一些民谚民俗引出思考,对一些隐藏在古诗词中古代人们生活的信息和观念作一番考察论证,他旁征博引,缜密剖析,又细节丰富,妙趣横生。这就使本书有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重文化视野的观照体系。如对唐代韦应物的《咏夜》涉及到的存在与虚无何为第一性问题,他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与虚无相遇,理智无法解答人生的来路与去路,无法将万事万物的根底从虚无之中解救,所以,有与无,总是充满浓郁的终极色彩,一直被中外哲人玄思,也一直为古今诗人所咏叹。——这样的思路,这样的作文,与那种就诗论诗的论集迥异,几乎是一本以古诗词为话题的人文思辨文集了。
当下,国人对古诗词的赏析潮方兴未艾,很多朋友在欣赏古诗词,也在学着写古诗词,究竟如何理解古诗词及其相关话题,如何使欣赏和写作渐入佳境,冯震翔这本专著,对相关读者想必会有不小的帮助。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红礁石”副刊
2023.4.12 A8版
作者 / 组稿编辑:周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