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是书本知识与现实的体验相双向结合。始兴县城南镇衍屏中心小学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积极进行了多元化发展的教育改革尝试,形成了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为实施平台的“活动育人”模式。为了进一步磨炼学生意志、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于2023年4月17日组织了三——六年级学生前往南雄珠玑古巷和梅关古道,开启了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
出发前的准备
研学活动开营仪式
前期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研学之前,学校专门召开了行政会议,研讨此次研学活动。另外古塘基地工作人员也从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到餐厅、车辆安排,再到学生体质摸排,从了解基地活动注意事项到帮助学生提前准备,都做好了充分的应对来迎接这次新挑战!
李校长致辞
李校长在临出发前致辞强调:研学旅行不是旅游,而是行走的课堂。希望同学们所到之处,要对所见所闻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启发,并上升到学习层面。即:既要求学生体会到旅行的快乐,又要有学习的收获,在研学中感受沿途风景、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最后对学生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安全等。
快乐出发
策马扬鞭趁年少,研学旅行正当时。背上行囊,迎着明媚的春光我们向着快乐出发了。一张张兴奋、好奇的笑脸,让我们对接下来的一天研学之旅,充满期待……
追寻姓氏渊源
我们第一站到达的是南雄珠玑古巷,首先,同学们穿上汉服,诵读了《三字经》,意在让同学们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接着走访了珠玑古巷,聆听了讲解员说的姓氏起源,参观了广府人家训馆,了解了珠玑古巷传奇文化,并且还参观了姓氏文化展厅,各种文物实品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直观地体会姓氏文化发展史。最后,让学生现场制作自己的姓氏徽章,进一步了解自己姓氏的渊源文化。
学生们穿上汉服,诵读《三字经》
走访珠玑古巷,参观广府人家训馆和姓氏文化展厅,了解了珠玑古巷传奇文化
学生现场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姓氏徽章
美味午餐,补充满满能量
传承革命薪火
美味午饭过后,我们前往了梅关古道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第二站, 集合完毕后,教官将队伍分成两队,并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活动热情,尽快融入活动中来。
一路上。同学们都在认真聆听研学导师介绍北伐战争的革命历史,在研学本上记录着红色故事和英雄事迹,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对我们的革命英雄的赞赏之情。
最后,我们在这个梅关古道的顶峰,留下了我们的最美的合照,最美的记忆。这次梅关古道之行, 让同学们近距离走近南粤雄关、古道,触摸它的历史脉络,追寻它的红色足迹,感悟它的沧桑变化。
班级合照
总结表彰
最后,学校饶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并给这次研学活动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员颁奖。
饶副校长总结发言,并给优秀学员颁奖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在游玩中了解了姓氏渊源、革命历史、铭记了革命英雄事迹、同时增长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仅如此,在研学旅行活动中 ,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 形成对学校、集体、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和公德意识,养成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能力 。最后,希望同学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
始兴县城南镇衍屏中心小学
2023年4月18日
撰稿/编辑:邹国萍
摄影:倾城美摄
初审:饶振柱、张月莲
终审:李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