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新”背景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chunchun哟
创建于2023-04-17
阅读 22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更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趋势,2023年4月12日下午,我校生物组携手琼山中学生物组,开展了校际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基于“双新”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探索。本次活动首先由琼山中学的吴爱英老师和海口市第一中学的于春丽老师进行系列课教学,众多生物同仁评课交流之后再由海口市第一中学的尹翱翔老师进行主题为《基于新课标的生物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的讲座。

    吴爱英老师进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1课时)的授课。吴老师首先通过创设我国棉花遭遇虫害影响产量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让棉花也能产生Bt抗虫蛋白抵抗害虫? 进而引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吴老师分别介绍了目的基因的筛选方法和获取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画出PCR扩增过程,让学生在合作动手过程中明白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时至少要经过几次循环才能从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分子中分离出目的基因这个问题。在小组展示之后吴老师总结学生绘图过程中的误区,并进行纠正,并利用视频动画呈现了PCR扩增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紧接着由海口市第一中学生物组于春丽老师进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2课时)的讲授。于老师通过问题“获取Bt蛋白基因后能否直接导入到棉花细胞中?”进行课堂导入,既衔接上一课时内容,又让学生理解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必要。

    于老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模拟单酶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自主发现单酶切的局限之处,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模拟双酶切去解决单酶切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模型构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抽象过程。

    小组展示模型构建结果。师生共同总结两种情况能构建的连接体类型。接着于老师逐一介绍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并重点突破农杆菌转化法,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教师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原理和过程。

    系列课后,两位授课老师分别介绍自己的做课思路及心得,各位同仁们针对授课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

    最后,由海口一中教研组长尹翱翔老师带来主题为《基于新课标的生物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的讲座。

    尹老师以《穿越玉米地》书中的游戏延伸学生的学习活动,独具一格,吸人眼球。 尹老师分别介绍了教、学、评一体化理论的来源,以及他对该理论应用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并通过案例介绍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等。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获得在场同仁们的高度赞扬。

    本次活动虽已结束,但对于如何将“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理念落实于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却并未停止。这种探索应该渗透在日常的每一节课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指向核心素养,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实现学生学习需要,为社会培养人才。


编辑:陈春

图片:陈春

审核:尹翱翔

阅读 22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