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赋能课堂,聚力远航集智共进》中学生物专题培训

居玉敏
创建于2023-04-17
阅读 20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拂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四月的春光无限好,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生物教研室紧紧围绕“聚集素养赋能课堂,聚力远航集智共进”的主题于2023年4月13日在乌市113中学组织开展了全市生物学科教研活动,立足核心素养,为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建设,开展了研讨活动,如似锦繁花展露芬芳。水磨沟区各校生物教师在水区教研员陈海蓉老师的精心组织下,积极前往113中现场观摩学习。


       活动第一项是同课异构环节。来自乌市第1中学的左晓旭老师和乌市第33中学的马玉梅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乌市第87中的黄乐老师和乌市第74中的王敏老师则讲解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乌市第1中学的左晓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吃了火龙果后尿液变黄”的情境为切入点,贯穿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过程中运用模型教具,请学生自行组装“肾单位”,使学生对抽象的身体结构有直观感性认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乌市第33中学的马玉梅老师同样使用了直观教具的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运用羊肠衣、淀粉和碘液模拟演示半透膜的过滤作用,使学生能轻松将实验迁移到肾单位的滤过作用中,用感性认知突破重难点。同时提出了“保肾口诀”,增加课堂趣味性,树立珍爱生命的生命观念。


  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乌市第74中学的王敏老师首先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为导入,引出人类的五种感觉,进而引出本节内容——视觉。在学习“眼球的结构”内容时,王老师灵活运用眼球结构模型,通过拆解和组合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的了解眼球的内外部结构,并要求学生有逻辑地由外而内、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并通过贴纸配合板书完成本节知识概念图,在巩固知识点同时增强学生参与度,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水区第87中的黄乐老师则以诗歌为导入,将诗词描述的美景过渡到人体对环境的感知中来,实现文学艺术与生物科学的跨学科结合。接着是学生对牛眼的解剖实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眼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课堂过程中多次提示学生“由外到内,由前到后”描述眼的结构,潜移默化为学生建立有逻辑有条理的学习方法。在“视觉成因”内容上,运用模型模拟晶状体,使学生直观认识到视觉的成因,也对晶状体的作用有了感性认知,巧妙突破了重难点。


  活动第二项文献评述。由乌市第126中学的张瑞群老师进行了题为《深化概念,确立生命观念——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为例》的文献评述。张瑞群老师从教学背景、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第一个教学启发是大概念应该与单元教学相匹配,将目标具体化,构建课程-单元-单课的下沉通道第二个教学启发是深化概念,确立生命观念。


  乌市第11中学的刘增媛老师进行了《基于重要概念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 为例》的文献评述。刘老师从教学目标、眼球结构与功能、近视的成因与治疗和课堂小结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她认为整节课体现了问题驱动的教学理念,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教学设计巧妙,思路清晰,体现了深层次教学,培养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同时强化了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眼光看待问题,辨别伪科学,培养辩证思维。

  活动第三项是课标领学环节,由乌市113中学的孙娟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孙老师以《研读“遗传与进化”主题领悟新课标理念》为题,从遗传与进化主题概述、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核心素养两个方面展开领学。新课标强化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凸显了学科本质,也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和割裂。对比初高中课标内容,新课标体现了课程理念中课程设计重衔接。新课标学业要求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有效培养核心素养,并且通过几个课例对教学建议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鼓励教师们精研课标,把握方向;聚焦概念重实践,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厘清知识框架,灵活使用教材。


  活动第四项是课题研究。由乌市第15中学的龚晖老师带来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作业优化策略——以乌市第15中学为例》的课题研究讲座。龚晖老师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和具体的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由“作业的功能是什么?”引发思考,作业应该起到巩固与反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核心素养这些功能。研究思路是确立主题、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实践研究和检验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就是根据研究思路开展,根据问题优化作业,以实例展示了多样化的作业设计。


  读书分享环节,是由水区第64中学的梁娜老师带来的题为《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读《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几点启示》的读书感悟。梁老师从书籍和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和教育启示三那个方面进行分享,主要就该书第一篇第二章教育目的与大家交流了读后的教育启示,将本书内容与我国教育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结合,谈了自己的感想。向老师们介绍了作者罗素认为的理想人格的四个方面:活力、勇敢、敏锐和理智。梁老师以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例谈了自己对这四种品性的的感悟和收获,最后与所有老师共勉读好书的重要性。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活动最后是交流研讨环节。现场交流研讨过程中,新师大教育学院的博士和新师大卓越班的学生代表也一同交流了活动感受,评课议课。从不同角度阐释对新课标的理解,丰富了大家的认知,扩展了视野。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大家收获良多,认真记录笔记书写心得。我们感受到每一位分享课例的教师对新课改教学的不断尝试,认真聆听并思考评课教师的改进建议。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了更多可借鉴的案例,也对新课标和教学研究有了更深的领悟。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我们要把本次教研活动的所学、所思、所悟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通过循序渐进的行动,加深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在学习、行动和反思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做与时俱进的成长型教师。

文字编辑:居玉敏、梁娜
图片搜集:居玉敏、梁娜、王丽
图片提供:水区初中生物教师
审核:陈海蓉
阅读 20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