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梅的美篇

创建于2023-04-17
阅读 1465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赴永威学校学习心得

                            杨忠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亦是同理。尼山镇中心中学为提升教学质量,更新教学观念,组织四十余名骨干教师不远千里于4月14日~16日去往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一一“蔡林森教育思想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观摩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多才多艺的孩子们用激越的鼓声,清脆的歌声,把来自远方的我们迎入,心情豁然舒畅。我被清幽的校园环境、别致的校园文化深深吸引住,“创建中国名校,教好每名学生”的标语让人心潮澎湃。校园内“十不制度”、“六防六促”、“学生品德周周赛”走廊墙面、教室四周,处处充斥着温馨提示。

       富有个性的作业设计打开了我们以往的认识,各种各样的手工设计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流畅的英语小讲解员彰显了英语水平的高超。

  上午开幕式上,我认真听取了各位领导的致辞与讲话。蔡林森校长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 教好每一名学生》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蔡林森校长介绍了沁阳永威学校在落实二十大精神中规范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体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本校的宗旨。这是一个争端很久的话题,可在蔡校长的带领下,给了明确的答案。耄耋老人,两个多小时铿锵有力的报告,让人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下午聆听的永威学校初中校长吴晓玉的《坚持四清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和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蔡林森教育思想研究会会长郭振有的《做一个有器识的老师》打开了我认知的大门。

        我认真听取各种经验,不断的记录,汲取知识与技能,晚上老师们分组讨论,消化所学!

  第二天,聆听了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小学语文的观摩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四清”课堂的操作模式。见识了先学后教的方法与效果。

  在每节课下课的十分钟的空闲时间,我们抓紧时间就本节课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在永威时间是短暂的,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要立志把好的方法贯彻落实,坚持下去,争取得到好的效果!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最后愿我们尼山的教育也春色满园!

阅读 14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