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相遇,追“新”课堂——“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

Glow
创建于2023-04-16
阅读 31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月悄然而去,四月翩然而来,带着春天灿烂的气息。怀揣着对数学教学的殷殷期待,柴桑区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参加了“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我们也一起开启了新的学习之路,踏上新的征程,不负成长,不负时光!

  时光总是这样,静静地流走,留在身后,但“和美”课堂的声音依旧在耳旁回荡,和美课堂的精彩画面却也屡屡浮现在眼前……

精彩回顾,和美绽放

  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俞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唤醒、激发学生的经验,从而引出速度,其实在生活中学生对速度已经有了大概的认识,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通过两个结论得出两个速度的模型,并在对比中呈现出速度的定义。课堂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活明白——想明白——学明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高度的引领,有效发问,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举一反三主动进行知识迁移,实现了真正的学明白。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魅力!

  苏明强老师的《除法复习》,将除法算式进行分类,共分为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三类。呈现解决每类不同计算的装备,如:乘法口诀、竖式、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倒数等。由整数到小数,再到分数的自然过度,由易到难。在有趣的规律中解决问题,最后得到一个可以写出无数个没见过的算式相除,仍然能得到结果。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中的乐趣,并且想学,爱学。

  15日下午,强震球老师执教的《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通过对材料中的数学信息的整理,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线段图表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再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单价、数量、总价。强震球很巧妙地用同一个线段图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表示的意义和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联系,理解数量的本质,知道都是“每份数×份数=总数”,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强化理解与巩固,体现“教学内容注重结构化”。

  课后强震球老师以“常见的数量关系”为例,开展讲座《指向“学生理解”的数学课堂》,提出一个“为何”、一个“何为”。首先明确为何为学生的理解而教,而后为学生的理解而教应何为,使学生由经验性理解,到原理性理解,再到文化性理解,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顾志能老师的《年月日》 一课,涉及天文、历史等各种背景知识,更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丰富的运用。这些靠简单的语言很难讲述清楚的内容,教师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手段(如视频辅助),生动直观地传递给了学生。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课堂组织也都非常出色,很好地引领了学生的学习。感觉出了和以往不同的新意。我之前在观看以往优秀教师教案时,也看到有教师从课前对年月日的科普定义出发,引出课题。但以往都是点到即止,没有像顾老师这样以此出发设计年月时长引发学生思考。的确会使学生觉得富有趣味,产生主动探究思考的动力。

  “万条河流入大海”,吴正宪老师就两个数学模型将小学阶段的《分数解决问题》串联在一起。

  课堂上她结合已学知识内容设计练习题,选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练习内容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知道单位"1"求对应量,以及求单位"1"的量等等。让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后,自主得出解题方法。知识让学生自己疏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颜值与智慧并存的大师!《确定位置》一课让人赞叹不已!看似简单的确定位置的问题,里面蕴含着大学问,由面及线,再到点,明确了要确定位置,其根本在于两条线相交。一堂不一样的数学课,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是严谨的学科,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刘延革老师的《再看分数除法》,在分数转化成整数计算和乘除数的倒数计算两种方法中,探究分数除法的奥妙。由具体数字到字母的过度,从算数层面上升到代数层面,深化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掌握,体现新课标要求的一致性。

  周卫东老师的《加法数量关系》课堂中,学生通过解读简单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出发,初步探索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观察、提炼、总结,用数学的语言“总量”表示整体,“分量”表示部分,明确了加法模型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自由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自由表达总量、分量的关系,有用画图式、文字关系式、集合圈式,生生互动,明确了分量的大小不一定一样。有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总量还可能变成下一个关系中的分量,分量可以不止2个,由此不断的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徐斌老师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过简洁的计算题演练,无电脑课件,无生活情境,无固定教案地层层深入,适时引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推理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数学的精彩与魅力。

  罗鸣亮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从简单的分东西入手,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而利用学生对分数单位的认识,一步步引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十位数学名师呈现了无与伦比的精彩课堂,他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睿智幽默的教学语言、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最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让我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总结收获

  两天的学习已然结束,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此次学习活动指导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地注重细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真正地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学无止境、学无终点,学无边界、学山无顶,学路漫长,让我们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竭尽全力迈向远方!

编辑:余    群

初审:桂训楠

终审:张端阳

阅读 31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