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
如今,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少儿编程教育逐渐被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重视。
编程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孩子学习编程,并不是单单为了获得一项技能,而是通过编程提升科学素养,培养面向未来的思维能力,拥有开阔的远见,走得更高更远更前。
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编程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整体提高30%。
那么,编程是如何能让孩子的成绩提高的呢?
01.
编程让知识更具象化、趣味化
原来,编程不是孤立的教育。在编程学习中,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等。
就拿数学来说,数学是一门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学科。它的特性决定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如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指数对数、微分积分、变量、函数等等。
很多孩子学不好数学,和死记硬背数学公式概念、解题多是生搬硬套有很大关系。
但学编程时就不一样了,孩子们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是通过计算机的直观、具象化演绎,他们会从原理和本质上把概念吃透,这和死记硬背的效果完全不同。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孩子会学到很多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比如四边形、六边形等,物理上也是如此,比如涉及到摩擦力、加速度、减速度等知识。
这些更具象化的学习,能让孩子慢慢形成一个同龄人不具备的高维解题视角能力,对数学和物理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此外,编程中涉及的逻辑、组织和分析数据,以及问题分解再逐个解决的拆解思维,在解决很多数学问题时一样可以用到。
严谨的逻辑+提前学到的学科知识+深刻的知识理解,这就是孩子数学或者物理成绩提高的秘诀。
02.
编程让孩子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
机器人编程学习,侧重点在于工程搭建,它让孩子们拥有编程思维,让他们像工程师一样去解决问题。
编程思维,从本质上讲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复杂问题,逐步拆分成可以理解的小问题,逐个击破,继而解决大问题。
孩子在编程学习中面对一道道关卡的挑战,孩子会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程序达到闯关的目的。学会一步步分解问题,然后逐个解决问题。
在“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思维过程中,会不断锻炼孩子的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让他们在尝试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在碰到生活中或其他学习上的问题时,自然而然也会试着自己解决。父母只要给予适当的工具和提示,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
比如做一道有挑战性的数学题,拥有编程思维的孩子会清晰的列出解题步骤,虽然不能解答到最后,但也能把该得的分数拿到。
03.
编程让孩子专注力提升
编程学习和其他学科相比有一个独特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游戏化学习,而且趣味性十足。
通过类似游戏的角色代入、关卡设置、通关奖励等手段,可以让孩子自主的沉浸在编程学习情境中,更加专注的学习,在无形当中提升了孩子的学习专注力。
同时,程序的执行具有极其严谨的逻辑性,一个积木块的顺序或位置错误都会导致程序运行效果出错,孩子在编程中也会更加细心,更加专注。
综上可见,学习编程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动手、想象、创造、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理解、决策、组织、实验、计划性、条理性等。
这些对于构建其他学科的思维帮助特别大,提高孩子的综合学科能力。
在未来,如果孩子懂编程,他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造者;反之,他只是使用者。
扫码关注公众号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咨询热线:何老师 1998599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