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烟花三月后,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15日,东阳市第二届小学语文新星班全体成员在俞老师的带领下,相聚在东阳市实验小学报告厅,聆听李竹平老师关于“大单元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老师们对文本解读的研究力和学习力。
来自吴宁五校的包盛楠老师首先给我们带来一堂五年级第八单元《手指》。由漫画导入,感受丰子恺的幽默风趣,奠定了本课的整体基调。整堂课目标意识明确,以学习活动推动课堂的发展,以五指的长处和短处分别是什么?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等问题为抓手,引发学生实践和思考,层层深入。
紧接着,李竹平老师给我们带来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本堂课,李老师立足单元,从文本意识出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一切”和“有生命”引发思考,并借助“读”,示范读,指名读,让学生从读中感受到事物的生命力,发现有生命力的词,感受世界的“奇妙”。
整节课有着明确的目标意识,并且不断勾连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不断打开思路,尽情地发挥想象,并通过文字将想象记录下来,真正做到了以学为中心。
随后,李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交流。老师们纷纷折服于李老师的分享,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掌握直面教材、解读文本的技能,静下心来走进文章,沉下心品读感悟,从字里行间探寻语文密码,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第一步。周五下午,李竹平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大单元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讲座伊始,李竹平老师引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新体会,认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带着对生命的体悟不断地解读文本。李老师首先跟大家厘清关键概念——文本解读,他指出文本解读是一件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它要求读者有足够的语言敏感力、“还原”“拓宽视野”的自觉和思辨力,再提出文本包含文意、文理、文心三方面。
紧接着,李老师向老师们讲述了文本解读能力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李老师认为教师要学会与文本“素面相对”并提出三种境界。李老师以教材课文《桥》为实例,从文意、文理、文心三方面为现场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第一境界——打个照面,了解“一望而知”的信息,明确文章的作者、问题、内容以及主题;第二境界——聊杯新茶,聚焦“为什么”,为什么写以及阅读感受;第三境界——携段旅程,探究怎么样,研读文章的结构、语言、情节、细节以及题目。在李老师具体详实的案例分析和独到有效的方法指导中,对于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新星班的老师们有了更加明确和深入的理解。
周六早上,飞刀老师又从文体视角和素养视角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解读文本,教师除了要进行专业能力的自觉训练和提升,要在大量的解读实践的摸爬滚打中提高能力,积累经验,也要善于借力,对文本真正产生心动的感觉。他认为,一名教师要具有小学语文大学视野,要积极思辨取饮一瓢,要上下求索左右逢源,要立足文本走向课程。
接下来,飞刀老师从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如何提炼教学“大概念”、不同文体文本教学解读举例和单篇文本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新星班的老师们明白了大单元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发展概念性理解、实现高通路迁移和依托任务驱动,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追求,在KUD目标下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类型的核心任务。
飞刀老师的讲解为老师们揭开了大单元教学的神秘面纱。满满的干货,老师们奋笔疾书地记录着。
听完李竹平老师的讲座,新星班的老师个个有所思,有所想,纷纷跃跃欲试。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了自己喜欢的单元,并对单元里的某一篇课文,进行现场文本解读。随后,各小组派代表轮流上台进行展示,立足单元,为我们带来了《青蛙卖泥塘》《“诺曼底号”遇难记》《藏戏》《肥皂泡》《北京的春节》的单篇文本解读,可谓精彩纷呈。之后,李竹平老师围绕四个意识:大视野的关联意识、突出单元整体意识、以学为中心的意识、课堂的目标意识,对各小组的文本解读进行点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让在座的每位老师受益匪浅。
点评结束后的自由提问环节,老师们提出了“如何区分项目化学习和大单元学习”“如何处理同一篇文章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课堂的成功标准是否可以通用至所有学科”等问题。李老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详尽解答,为老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真可谓“信手一拨力万钧,云雾散尽见青天”。
研一池清波碧水,再蘸一抹花红柳绿。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新星班的老师们将在班主任俞老师的带领下,乘教研之风,不断探索创新,继续向教育更深处漫溯。两天的学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引了更明确的方向,让我们对文本解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抓手。愿老师们将理论与实践并行,不断创造出更加灵动的课堂!
图文:小语新星
编辑:第四组学员
审核:俞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