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闽东之光 争做时代新人”,2022年3月5日,恰逢惊蛰,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三(1)班的同学们在缪老师的带领下探访了闽东名人之乡——廉村。
廉村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溪潭镇,是唐朝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的故乡,被喻为开闽进士第一村, 又因薛令之为官清廉,被御赐“廉村”、“廉水”、“廉岭”之名。是中国唯一被皇帝敕封以廉的村庄。
这里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故里,也是宋金紫光禄大夫陈最的故乡。更有一门五进士的历史传奇。
如今行走在这个古朴的村落里,宋代时期的古官道依旧如新,在庄严的祠堂里传承历史文化。典雅整齐的古官道、巍然屹立的古城墙、苔迹斑驳的古道碑、气派庄严的祠堂,廉村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透出一股幽然、静肃之气,引领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廉村的古官道纵横交错,别具特色。由石板条、鹅卵石铺成,完整的保留了宋代风格。由3条石铺就的为光禄道,由鹅卵石铺就的为太傅道。
踏着明亮的鹅卵石,漫步在廉村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世德作求”照墙。
“世德作求”这不仅仅是廉村的明信片,上面的文字更是先辈前贤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导。千百年来,薛令之的事迹,带动了一批批廉村人勤奋求学、廉洁从仕。
缪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廉村的大概布局和景点
明月祠,纪念薛令之先生的祠堂
明月祠中收录着四首薛令之写的诗,是薛令之四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与缩写。
辞官返乡时,薛令之囊无积蓄,两袖清风。回乡后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生活。去世时,竟家徒四壁,什么财产都没有,只给子孙后代及村邻亲友留下了二十个字:“父言慈,子言孝,家声永振;书可读,田可耕,世业悠存。”
在陈氏宗祠里,缪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廉村一共出的33位进士,进士村的声誉遐迩闻名。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资集散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成为闽东革命根据地基点村之一。
家乡的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好似妈妈口中的摇篮曲,安详,亲切。廉村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传统的乡间院落,纪念先贤的古老官道,还有那盛开的油菜花田。孩子们穿梭其中,似时光的游客,又好像田间飞舞的精灵,身临其中,才能体会那份古老的韵味,才能明白家乡的美好。
“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春天里,油菜花竞相怒放,浓郁花香令人陶醉,美丽风景让人流连。“廉村”的油菜花,在青溪流水的映照下,更是一种奇妙风景。
初春田野,万物生机,廉村油菜田花开得正闹,金灿灿油菜田与河岸一座座古宅互相照映,构形了一幅幅唯美的图画,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今年的油菜花格外的黄
就像画家颜料里的藤黄
起伏着生长
簇拥着开放
在远处碧蓝的天空下
像赶集的人儿
熙熙攘攘
对孩子们来说身边的人物事迹好似睡前故事一般,亲切又陌生。薛令之,这个时常出现在大人口中的名字,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无法细说。缪老师的娓娓道来,让孩子们明白了廉村的由来,了解了薛令之的生平事迹,更是将“廉、爱国、刻苦学习”这些精神刻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是闽东精神的传承,更是红色精神的基石,这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贤用他们的人生书写的诗歌。展望未来,这是一群肩负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孩子,也必将用他们的一生书写同一个名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