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潍坊市信息科技区域联合“智享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3-04-15 阅读3212

  为促进信息科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与理解,研究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在课堂上的实施策略,青州市、潍城区和昌乐县三市(县)组织开展信息科技学科区域联合“智享教研”活动。

启动仪式

  4月14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州市人工智能学习体验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参会人员有潍坊市信息院领导,潍城区和昌乐县信息科技教师,青州市教体局相关人员等。

  青州市教体局陈良瑞副局长致辞,在当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效率和增长收益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工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提升信息科技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潍城区王国德主任致辞,对本次信息科技学科区域联合“智享教研”活动提出要求,明确活动意义。进一步梳理、研讨新课标新任务,聚焦信息科技独特育人价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青州市电教中心马世国主任就青州市人工智能体验中心的体验学习做了详细的报告。课程是体验活动的核心要素,中心研发基于5G、人工智能的知识、技术、文化、发展轨迹等多元化课程;突出智能学习、科学探究、虚拟现实、开源创意设计、物联传感、创意编程、3D打印等课程建设。

  参会人员实地考察青州市人工智能体验中心,感受科技魅力。

观课评课 研讨提质

  为全面落实信息科技学科新课标,深入实施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模式,来自青州市、潍城区和昌乐县三市(县)的老师们与青州市旗城学校的孩子们一起带来了10节研讨课。

  潍城区高若溪老师执教的是《云游故宫》。本节课通过利用虚拟现实平台“全景故宫”采用新颖的视角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

  青州市袁美华老师执教的是《网络安全记心中》,本节课知识偏理论化,在教学中通过分析三个案例在小组内探究网络犯罪的形式,利用希沃白板进行小组间的病毒知识大PK,设置了在小组内角色扮演说服同学不要上当受骗等活动。袁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参与度高,小组凝聚力强,在热烈而积极的氛围中加深了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潍城区李丕娟老师执教的是《数据防护有方法》,本节课知识偏理论化,利用希沃白板进行教学,在本次课堂中,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与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小组的探讨能力也很强,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加深了对数据防护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各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直奔主题,为学生形成了丰厚的知识体系。

  青州市旗城学校邓昕老师执教的是《Scratch初体验》。本节课主要讲授了对scratch的初步认识和以搭建积木的方式编程,给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课堂运用教师引导式、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学生操作的过程。整节课充满探索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对编程课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昌乐县信息科技学科董琳琳老师讲解的C++《分支结构-if语句》,从学生身边的排队列情境导入,引出if语句结构及其在排序中的应用,利用问题促使学生自学认识if语句结构的组成及执行流程,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结构执行流程图。然后通过纸杯内液体交换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数据交换的方法,将if语句结构的判断和数据交换法融合以解决数据排序或排队问题。

  青州市海岱小学张文静老师执教的是《几何图形“旋”美丽”》。本节课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和自主操作的方式,用编程语言绘制几何图形。整节课先化繁为简:先用编程制作简单的几何图形。再由简入繁:用编程让几何图形围绕中心点旋转一周。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中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

  昌乐县实验小学王书兴老师执教的是kitten编程《躲飞镖》,本课创设了游戏设计的情境,赋予学生小导演的角色激发其创作意识。通过游戏的编程,让学生获得克隆的用法,也对判断结构、循环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通过启发式提问将任务化整为零,学生在操作指南的帮助下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青州市云门书院傅芳老师执教的是《聪明的虫子》。本节课以巡线小车入手,引出聪明的虫子—甲虫。如何让甲虫沿着自己设计的路线移动呢?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实现甲虫移动效果。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了编程的乐趣。

  潍城区邓秀华老师执教的是《k-近邻算法》一课时。本节课“景区选择”入手,利用莲花和睡莲从不同的项目入手。进而通过学生体验参与和绘制做出相应的样本案例绘制过程,让学生体验k值近邻算法的思想。并且进而体验k值的取值对结果的影响。在授课中,邓老师老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第一位。

  青州市旗城初中陈丽华老师执教的是《图像采集方式多》,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获取图像常用的4种方式,展示讨论获取的图像评比,引出获取图像时,要多注意构图方式的选择。利用小组评比的方式,试试抓住学生,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自始至终让学生做到积极主动学习。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分年级组进行评课研讨活动。老师们从新课标落实、大单元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课堂达成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既肯定了课堂中的优点亮点,又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课标落地中遇到的困惑,并根据每位教师特点,指明后续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

专业引领 深耕教研

  本次区域联合教研活动为三县市区信息科技教师提供了集思广益的学习交流平台,各年级组教师代表分享本次学习活动收获,老师们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有了新的思考。

  潍城区王国德主任总结本次活动,希望所有教师以此次区域教研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数字人才。

  昌乐县陈淑娟主任总结发言,学习技术是信息科技学科的基本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技术、使用与创新技术;教学设计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历完整的实践过程,充分体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具体的生活学习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学习方法的梳理,构建知、情、意、行融合发展的成长环境。

  青州市李海明主任对新课标环境下信息科技教学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教师们还应继续深入分析、拆解、分层研究新课标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以项目式教学方式组织课程实施的实践与课题研究;二是要注重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形成关键能力,贯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三是在编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算法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程序执行过程,同时注重让学生亲历整个过程,然后基于理解去编写解决问题的完整程序。

    此次区域教研活动是一次新课标的落地、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老师们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有了新的思考。学无止境,行以致远。大家带着满载而归的心情返回各自的岗位,期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断探索、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32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