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研展风采 黄河文化共育人 ——暨济宁市小学科学“黄河文化融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汶上县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3-04-15
阅读 26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落实省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推进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教育,赋能教育发展,开发出黄河文化融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途径,4月15日上午,济宁市小学科学“黄河文化融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在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隆重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济宁市教科院许凤英主任及全市5000多名骨干教师。活动由任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尹利强主持,任城实验小学徐素秋校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开幕式、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经验交流以及许主任总结。

课堂观摩

     

       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的孙辰老师展示《地表的变化》一课。孙老师设计的课前“爱我中华知识竞答”答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增加了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接着,运用黄河文化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黄河入海口的面积为什会增加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导入本节课的探究的核心问题。分别从水、风、板块运动等三个自然因素方面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适时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水流和风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了浓厚的黄河文化。最后结合济宁本土的地形地貌的形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整堂课循序渐进,充满文化内涵,充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情感,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评课议课

       

      任城区李营中心小学的李芳老师、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的周伟老师、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心小学的郝真真老师分别就本次观摩课进行了点评,三位老师对于本次课堂给予了高度肯定,充分认可孙老师在课堂上出色的教学技能和深入的教学思想。孙辰老师巧妙地将黄河文化嵌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三位老师也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三位老师的点评细致入微,让我们获益匪浅。

经验交流

       

     

      梁山县寿张集镇育英小学的王雅敏老师、任城区李营中心小学的陈亚星老师、汶上县第四实验小学的冯西亚老师分别做了题为《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浅谈黄河文化融入小学科学课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融入科学课程教学》的经验交流。三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所在县区的地域特点,分别展示了自己将黄河文华融入自己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老师们丰富多彩、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们获益匪浅。

会议总结

     

      最后,济宁市教科院许凤英主任交流《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报告,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许主任指出将黄河文化融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我们要努力寻找将黄河文化融入小学科学课堂的方式、方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在小学科学课程上的应用,寻找二者的完美融合点,真正让黄河文化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生根发芽。许主任的报告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科学教学方向。

共研共学

      汶上县全体科学骨干教师在王凤玲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本次研讨活动。大家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收获满满。

       研以促教,共研共学。相信全市科学教师能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黄河文化和小学科学课程相互融合,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科学学科育人价值!

撰稿:马兴华

编辑:张媛媛

初审:王凤玲

终审:许凤英

      

阅读 26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