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 双减’ 聚焦‘转化 ’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培养”教学研讨活动

用户5959609
创建于2023-04-14
阅读 35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无涯,研不止” 。 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促进灵城各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引领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数学转化思想,4月14日,灵城中心校在南李小学,开展了“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培养”的教学研讨活动。

        

                      🌿课前律动💐

       课前五(2)班学生,表演了精彩的课桌舞,美妙的旋律配合学生朝气的舞动,获得在场教师热烈的掌声。   

00:06

🌿课堂展风采💐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是学生的舞台。第一节,东关小学冉琼琼老师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伊始,冉老师创设“春游”有趣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新知中,运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逐步推进,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把长方形的面积,“转化”为面积单位的个数,探索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第二节,西关小学亢金梦老师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分母表示数》。创设“数青蛙”情景引入,提出质疑“怎么都唱不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索新知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通过数一数、写一写、思考和推理,让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第三节南李小学西书兰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以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引入课题,唤醒学生“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探究新知中,借助面积模型,化“数”为“形”,学生在画一画、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既明晰了算理,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西书兰老师这节课,学生不仅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还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去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评课鉴成果💐

         教研赋能,共同成长。 课后,东北小学张上海、南李小学单丽敏、灵城中心校张磊三位名师,从不同角度,对三位老师示范课高屋建瓴地分享了自己的听课体会。评课中,老师们针对这三节课分析了教学中的亮点,指出了课堂中还存在的不足和值得研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对策,达到了教研结合,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结明方向💐

         灵城中心校鲁小娟结合《“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培养》进行专题讲座,具体讲到“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应用,举例子让“转化”思想明确化。最后对老师们也提出来要求“以用促悟,培养转化能力点,以思研学,渗透转化思想点”。

  宣荣尹主任总结时指出:转化思想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每一次的教研、讲座都是一次逐光成长的过程,相信丰富、扎实、实用的教研活动,一定会为每位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

 

供图:纵萌萌

编辑:程丹

一审:李侠

二审:朱艳

终审:张继峰

阅读 35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