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一种鲜活的课程和教育的载体。为进一步推进班级环境与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2023年4月14日下午,我园开展了《运用“共情绘本”构建幼儿“专注坚持”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区域创设评比活动。
各班级老师从主题选择背景、板块内容设定、表现形式、师幼互动、主题墙亮点与不足等层面进行多角度讲解,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用心与智慧。
环境,是师幼的情感链接,承载着彼此的生命成长。
大一班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寸土地、每一处角落,被我们赋予了共同的价值情感,用最美好的样态,守候着小小孩的诗意童年!
大二班的环境创建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孩子作品,让孩子成为环创的一份子。区域设计动静分离,材料丰富,摆放有序。
是春天呀!大班年龄段的孩子们区角种类丰富,生趣盎然。
大三班的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连环画、把游戏变成故事、了解种子发芽、一双双小手捏出春天的生趣、画出春天的趣事……我们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孩子与老师一起参与班级环创。
大四班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了六个区角,分别是:童心书吧、智慧乐园、巧手工坊、建构天地、植物角、饰品小铺。通过区域活动,利用游戏特征创设情镜,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学习,从而在环境中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以及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中一班依据幼儿的兴趣并认真收集他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意见,合理的规划班级区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幼儿意识到班级的设计他们是可以参与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才能更加爱护这个共同的家。同时,他们有了新的想法,也可以重新调整班级区域,让班级环创“活”起来。
中二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进行的。让班级环境成为幼儿隐形的老师。班级环境只有具备“激趣”“导疑”“求索”功能,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认知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与环境互动。
中三班幼儿根据生活中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创设了有趣的游戏,学习中国传统的扎染技术创设了有趣的扎染、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创设了有趣的房子,最后强调自我意识创设了有趣的我。
根据中三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创设“静读小苑”、“创意空间”“建筑天地”“益智乐园”和“最美剧场”,孩子们在自己的区角里寻找自己的快乐。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中四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我们充分利用空间,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是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他们的乐园!
小一班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孩子创设了益智区、美工区、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小二班益智区投入共情小伙伴,自制玩教具找影子,1-5数点物的配对等,结合小班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子目标培养幼儿专注坚持的能力。阅读区通过幼儿阅读共情绘本,从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及专注坚持的品质。
在幼儿的眼中,班级环境不应只是一种观赏性的存在,而应是一个温馨安全、有趣好玩、自主探究、快乐创造的互动空间。
小三班的环境所蕴藏的教育内涵,就存在于“幼儿视角”之中。
小四班主题墙、环境的环创注重师幼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教师巧设墙面供幼儿自由创造,与环境亲密接触,进行有效对话,为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支持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环境。
一点一滴皆用心,一角一落皆教育。在这场环创之旅中,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巧手与智慧,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也让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浸润了孩子多彩的童心。真正做到了“让墙面说话,让环境育人”的创设初衷。以初心勾勒,用匠心施彩,为孩子积极创造美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我们一直在路上......
撰稿:吴娟
初审:陶丹丹
终审:张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