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咸集聚涪城——四川省2023年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东篱
创建于2023-04-14
阅读 34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晴空万里碧云天,人间四月书香地,群英咸集聚涪城。4月14日下午,四川省2023年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绵阳外国语学校正式拉开帷幕。16堂课平均分散在学校伴山礼堂、高中部608室、初中部东厅、初中部西厅。四个地方的展评课同步进行,现场座无虚席,精彩纷呈。

7堂展示课各具心裁和创新,9堂竞技课各具特色和风采。金牛区十余位参会老师在多个会场,近距离观摩教学课堂。老师们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两处智慧丛林中,自由穿梭3个小时,时而望见教学理念的高枝,时而发现教学内容的源泉,时而看到教学方法的新木,赞叹不已,久久回味。

在伴山礼堂,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的祁世卿老师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一会儿随着郁达夫的笔墨,在《故都的秋》中体味冷清寂寞,在《江南的冬景》里品味诗情画意;一会儿跟随老舍的步伐,在《北平的秋》中感受热闹繁荣;一会儿在《秋声赋》中邂逅苦闷的欧阳修;一会儿在《花未眠》中拜访哀伤的川端康成。学生在祁老师的引导下,徜徉在多个作家用文字打造的审美世界里,最后指向读写融合。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建构语篇的能力。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的任莉老师以《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赋》《定风波》《咬文嚼字》《示众》6篇课文作为“群文”,从提出“量词的表达效果”这一议题,到深耕文本体会量词对语意、画面、情感的作用。接着整合文本,探寻建构规律。最后,内化议题,体悟量词理趣。咬文嚼字,精心推敲,正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也是语文高考的特点,更是汉语之魅力所在。任老师以40分钟的课堂,带领学生遨游于这方寸之间,感受到了汉语言的万千气象。

在初中部东厅,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杨德慧老师执教《梳理与探究——搭建<红楼梦>整体阅读观》。杨老师这堂课根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结合《红楼梦》这本书的艺术特点,重点通过梳理时间线和空间线,引导学生从搭建阅读 《红楼梦》的基本框架,带领学生阅读前2回的内容,通过三个小故事启发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后通过设置“梳理一条时间轴”和“绘制一幅空间图”两大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梳理完善前大观园时代和大观园时代的时间轴并概括每一年的主题,分析关键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作用,理解大观园空间的功能。教学过程中穿插具体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整体阅读观,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探究下一阶段的研读方向。

在初中部西厅,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吴俊老师执教《缘诗识宝玉,循道入红楼》。吴老师首先将《西江月》中宝玉的一无是处和《枉凝眉》中宝玉的美玉无瑕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思维活性。进而引入《咏白海棠》《姽婳词》《芙蓉女儿诔》,层层深入地理解宝玉对女子的尊重和敬佩,对男子的自贬和蔑视,这与当时世俗格格不入,使他成为人们眼中的“顽石”。其实,宝玉内在的精神品质是“美玉”,他的思想超越了同时代的人,所以不容于世。学生在多则材料中拓展见识,在多个学习任务中积极表达观点和朗读文本。这堂课通过诗词撬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破除对书中诸多诗词的畏难情绪,为学生洞开了一扇理解人物形象的大门。

撰稿:成都二十中  徐孝菊  张国琴

          成都七中八一      廖丹

编辑:成都二十中  徐孝菊

阅读 34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