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新课标与课堂教学的相互渗透,增强教师间教学经验交流,4月14日上午,我校同课异构活动如期举行。三位老师经过深入研读新课标及教材,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母鸡》一课,进行了独到、精彩诠释。
陈瑞英校长、常炜炜主任、刘晓霞主任及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参与本次活动。
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中,孙晓孟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品读去理解,引导孩子怎么学?让学生与文本共振。
李媛老师,课堂驾驭能力突出,很有亲和力、表现力强。本课设计站在单元主题的高度,实现了单元组情感上和学习方法上迁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读书、思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学有所得,学有提高。
在自读自悟、品读朗读中,散发着较浓的语文味,学生在训练中有效提高了语文素养。
张敏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实在、注重实效,巧妙的创设各种情境,增强了学生理解知识的趣味性。
张敏老师紧紧围绕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特点,通过学习作者的写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节课将近结束,在师生歌颂母爱的情感达到高潮时,张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对前三段中任一段进行改写,改后使人读起来不再感到母鸡讨厌,而是觉得她很可爱。张老师很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节课均立足新课标,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并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本身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各有千秋。“同课异构”让老师们清楚的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使教师们在异构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语文教学的共同进步。
图文:张蕊
编辑:常炜炜
初审:陈瑞英
终审:李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