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发新枝,
共竞溢流彩。
为深入学习2022版新课程标准,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我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工作室教研工作计划,文昌市第二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比暨新课标培训活动于2023年4月13日至14日,在文昌市第三小学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由清华附中文昌学校王晓倩老师主持。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
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赵娜
文昌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许小丽
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有:
海南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特聘国培道德与法治课程专家,海口市英才小学 黄华芳
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陈伟
海南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文昌市第二小学 郑玉珠
活动开始前,许小丽副校长致开幕词。她首先感谢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精心策划,把承办单位定在了文昌市第三小学,让第三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教师们的别样风采。接着她对参赛选手和所有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最后她预祝本次活动圆满举行。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a4109a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8ea85cd.png)
首先上场的是重兴中心小学林丽薇老师,她执教的课题是《生活离不开规则》。
林老师创设上课迟到进教室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再把问题带到课堂上,引发学生思考,接着以“超级规则星”评比活动贯穿全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学校和生活中的规则,并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龙楼中心小学陈妹雅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光荣的少先队》。
陈老师循循善诱,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回忆入队仪式,重温队史队识,规范队礼仪,使学生们感受到少先队组织的光荣和伟大,激发学生作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体会党的关爱,明白自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公坡中心小学符慧芳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学做“快乐鸟”》。
快乐有人分享,就会加倍;烦恼有人分享,便会减半。符老师在课上引导孩子们回忆快乐的事情并分享给大家,共享快乐。又让孩子们说出烦恼,并设置快乐门诊部,以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的方式来解决孩子们的烦恼,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文城中心小学张玉琳老师执教的是《请到我的家乡来》。
张老师有效挖掘、有机融入乡土资源,围绕“猜家乡”“找家乡”“说家乡”三个环节展开设计,通过设计学生当“小导游”来介绍家乡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树芳小学杨阁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我有一个梦想》。
杨老师以故事《种子嘟嘟的梦想》为主线,讲述老师自己的梦想,再从学生熟悉的人物梦想谈起,用直观的视频了解梦想实现历程,初步体会梦想的意义。再通过交流他人实现梦想的事例,感受通往梦想的路上不管是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坎坷,我们都要敢于有梦、勇于圆梦、勤于追梦。最后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感受梦想对于人民、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心深深播撒在学生心田。
抱罗中心小学林师喻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
多才多艺的林老师创设了“云研学旅行——参观海南民间艺术展”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海南民间艺术展,通过欣赏视频、亲身示范唱琼剧、带领学生体验敲盅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了家乡民间艺术的魅力,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加深了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文昌市第二小学符朝淑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同学相伴》。
符老师聚焦学生生活与成长,挖掘校园生活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原材料”,从正面和侧面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相伴的快乐,并通过多种游戏设置,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同学相伴的乐趣,懂得在集体活动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a4109a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8ea85cd.png)
七节课例展示后,郑玉珠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
郑老师结合课例,以“立足新课标 构建新课堂”为主题,从“研读新课标 树立新观念”“立足新理念 构建新课堂”“基于新背景 实行多样评价”三大方面进行点评。
郑老师指出“课标在改 ,观念也要更新”。她首先系统地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核心素养;接着阐明教学目标地制定要体现核心素养,要以总目标、学段目标为依据,要研读教材、根据教材精准制定目标。并提醒大家,要做到“教—学—评”一致,就要设计为落实课标服务的课堂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题构建相统一,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增强规则意识,发展社会感情,提升关键能力,使他们在感悟生活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在“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道德与法治课“评”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坚持以评促教,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评价的指导性、及时性、生成性、针对性、鼓励性,让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检测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a4109a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8ea85cd.png)
陈伟老师首先强调了“4·13”的重大意义。1988年的“4·13”是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建省;2018年的“4·13”,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2021年的“4·13”,文昌市首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成功举办。她希望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日子当成我市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活动日。
其次,陈老师为选手们的踔厉奋进,笃行不怠点赞,还对老师们课堂上关注学科素地渗透和培育做出了极大的肯定。
接下来,陈老师公布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获奖情况:
一等奖
符朝淑 陈妹雅 林师喻
二等奖
杨阁 符慧芳 林丽薇 张玉琳
赵娜主任、黄华芳老师、郑玉珠老师分别为获得一、二等奖的选手颁奖。
颁奖仪式后,赵娜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对大会的严谨和慎重表示赞许,对评委老师用心的点评表示肯定,对在场所有老师的坚持表示欣慰,对简约而不简单的仪式感表示欣喜。并谈了她的感受:
一、祝贺。祝贺参赛的选手在赛课中成长,祝贺在座的老师在培训中收获。
二、提高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赵主任结合国家质量检测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大家进行对照、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强调要按质按量地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赵主任还提出了三点希望:
一、敬畏课堂,有备而上。
二、关注全体,积极互动。
三、专业素养,努力提高。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a4109a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8ea85cd.png)
4月14日上午,黄华芳老师结合七节课例,以《基于“教学评一致”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为主题,进行专题讲座。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黄老师以故事引发共鸣,勉励老师们要走出去开拓视野,要蹲下来读懂学生,要潜心研究教学,保持“空杯心态”、永不满足,终身学习。
黄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新课标,明确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及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黄老师对照课标要求,对赛课的七节课例做了具体地点评,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在当下倡导学科育人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叩问课堂“为何而教”“为何而学”“何以评价”,而“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能有效在课堂中落实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黄老师纵观课程逻辑,从教师视角、学生视角,阐明了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设计上,采用逆向设计“评价早于教学活动”,遵循“三围绕”原则,即围绕课标定目标、围绕目标定评价、围绕评价定活动进行设计。
黄老师结合《小水滴的诉说》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评价任务的设计,再到教学活动的设计做了详细地解读说明。
讲座的最后,黄老师总结了成功的备课应该做到: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并以“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一辈子去备课和上课,以教促学,终身学习,保持空杯心态,让自己在学习和探索中不断成长!”与老师们共勉。
黄老师结合自身经验,用通俗的语言、具体的事例给我们做了专业地引领。如此“接地气”的讲座让老师们乐此不疲,也深刻体会到只有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a4109a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8ea85cd.png)
最后,陈伟老师做了活动总结及下个阶段工作安排。
陈老师首先表达了四个感谢:
1.感谢黄华芳老师的倾囊相授、传经送宝。
2.感谢所有参赛选手的辛勤付出。
3.感谢在场所有老师的坚持。
4.感谢市三小师生的大力支持。
陈老师还提出了三个希望:
1.希望参赛选手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在专业上不断成长。
2.希望学校搭建平台,助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3.希望学校和老师重视思政课教学。
精彩纷呈赛课场,立德树人再远航。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为参赛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平台,在不同教学风格的碰撞中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上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思考。相信老师们也将以此为契机,深耕课堂,且行且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做到德法融于情,素养植于心,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流光溢彩!
工作室成员合影
供图:黄兹阅 谭东阳
文字:陈施
审核: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