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题记
语言书为源,行为书为本,思想书为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书籍便是工程师筑就灵魂的蓝图,教师的幸福人生更多的要从书中去寻找。因此,4月15日晚,刘慧网络名师工作室第六组第二次阅读分享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了。
本次分享的书目是《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
项目化学习是有思维含量和思维发展意义的学习。要让学生透过问题的情境看到问题的本质,要在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调动和激活相关的知识,形成可迁移的思维方式,并在项目的完成中实现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今晚我们将共同就第二章《4+1>5,一个中西融合的课程结构》进行交流分享。
随着主持人盛思淇老师的开场白,读书交流会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为我们带来精彩分享的是王琼老师,王老师任教于新化县上梅街道第五小学,是新化县第三届骨干教师,五小阅读教研员,初级阅读指导师。
王老师首先围绕着“4+1>5”课程结构的三个关键词,融合,有序,自由,并手绘了一幅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课程结构。
紧接着,王老师又就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从驱动性问题设计,学习支架设计,教学分析等角度做了详细的介绍。
最后,王老师就语文教学如何从阅读部分借鉴“4+1”课程结构结合具体实例深入浅出的进行了分析。
王老师的分享过程干货满满,是一场滋养心灵的旅程。
接下来,欧智艳老师用她动听的嗓音向我们娓娓道来她的读书心得。
欧老师分享的是第二章的第四节——成为“4+1”的教师。她首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提出在组织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受到挑战,同时也会收获经验。
而后,欧老师提出四点整合,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在“4+1”课程结构中,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四点整合的意义加以说明。
一、整合“基于知识系列的教学”与“基于项目的问题解决”
二、整合“高结构的学科知识”与“低结构的情景知识”
三、整合“传授策略”与“质疑探究策略”
四、整合“对正确结果的追求”与“尝试错误的空间”
最后,欧老师用流程图清晰的说明了成为“4+1”教师所必经的步骤。
在欧老师温柔又有条理的发言里,本章第四节的内容已经跃然脑中,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愈加明晰。
听完两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之后,与会的老师纷纷感触颇深,你瞧,我们美丽负责的邹组长正在分享她的学习感受。
邹老师提出,每次听两位老师的发言都能收获满满,尤其是对知识的整合,绘制思维导图以及课件制作方面。表示将带领全组成员向两位老师学习。
不知不觉间,活动进行到最后一项,合影留念。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仅仅在一个孤立的学科领域中教育学生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在情境中学习,超越学科界限联结各种学习,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将各个学科中学到的内容整合起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
独行快,众行远。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工作室成员将始终在首席的带领下,勤学笃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迎接属于我们的春天。
编辑:盛思淇
审核:邹秀娟
终审: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