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教材,传承革命精神——记武宁县第三小学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比赛活动

minzizi
创建于2023-04-13
阅读 8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促进红色文化教育的扎实开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红色文化精神植根于心,4月12日,武宁县第三小学举行了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比赛。本次教研活动特邀了武宁县保障中心副主任、省特级教师徐红英莅临现场指导。

  比赛前,参赛教师根据教材,自选授课内容,用心设计教学环节,认真撰写教学设计,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课堂教学赛场上,参赛的教师们谆谆诱导,形式多样,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教学课件精彩纷呈,板书设计美观实用,学生们兴致盎然,把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第一节课是张基蓉老师执教的《红米饭南瓜汤》。新课伊始,张老师让孩子们品尝红米饭、南瓜汤,与现在吃的食物对比,体会到革命时期条件艰苦。接着用读歌谣、解说、观视频、学唱红歌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红军战士积极乐观的精神。

  贺乙老师执教的是3-4年级的课文《咏兰》。她以游戏“接唱歌曲”的方式导入课题,既轻松又迅速拉近学生的距离。在针对文中红色故事进行讲解时,她采用闯关答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了解伍若兰的经历,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精神。最后拓展刘胡兰、张桂梅等学生熟悉的女性英雄的故事,加深学生感受,理解红色精神的传承。

  《红军帽》一课选自《红色文化》教材1-2年级第一单元。余老师设计了游戏激趣引出课题;观察实物,认识红军帽;聆听故事,感知人物形象;学唱歌谣树理想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余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图文结合、观看视频、听故事等方式,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识红军帽的历史背景,了解宝贵的红军精神。最后,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使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增进,理想信念得到了明确。

  冷银银老师执教的《站岗放哨的儿童团》一课由小调查的方式设疑导入,接着播放博物馆讲解员的视频引出课题。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儿童团员使用过的武器,层层递进,引导孩子们感受儿童团员们机智勇敢、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并通过交流讨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该如何做”将这些优秀品质进行了升华。最后在激昂的《儿童团放哨歌》中结束本课。

  林霞老师执教的《映山红》选自5-6年级教材“红色文艺”单元,课文里有对歌曲的简单介绍、歌曲的欣赏以及活动天地。活动天地里提示我们去看一场电影,老师从电影里截取了几个片段,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林老师善于创设情境,将《映山红》的两小节按步骤来循循诱导,资源运用得恰到好处,学生很自然地跟唱歌曲,整堂课像一串珍珠一样把历史事件、革命精神和现代的学习生活一点一点地串起来。

  《我们的队旗》授课的对象是二年级刚入队不久的小队员,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认识队旗,了解队旗图案及含义,方丽老师采用了“火炬章争章卡”趣味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同学们自主观察、相互讨论、红领巾讲解员的介绍,以及影视频的辅助教学,帮助同学们与队旗交上朋友。通过设计“听故事,爱队旗,树理想”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珍爱队旗,从小树立理想,并要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最后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来总结为了理想,勇敢前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愿景。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一步步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赛课结束后,徐老师作为参与《红色文化》教材的修订者就《红色文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的解读、教学的设计对在座的老师进行了简短而富有实效的培训。《红色文化》课程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辅助的教师用书,一线教师往往很难对教材进行准确的把握。徐老师的细致深入的指导帮我们拨开心中的迷雾,使我们明确教学的方向,心中顿时豁然开朗。随后,徐老师还对六位参赛老师的表现做了精彩点评,既热情洋溢地肯定了优点,又开诚布公地指出了不足,徐老师的点评让全场所有人受益颇深。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红色文化”为中心的教育活动,突出红色教育的宗旨,整合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的德育力量,培养学生的“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校园中流动,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阅读 8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