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可以随便忘记,而4月10日,对于我们当年的下乡知青来说,不变的记忆铭刻心中,永远难以忘却。
(1)
四十九年前的今天,我们郑州三十中七四届三班的学生,打起行装,汇入上山下乡的洪流,成为了那个年代意气风发的知青。
岁月流逝。每逢下乡纪念日,同学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聚合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怀念难忘的知青岁月,抒发炽热的知青情怀。
早在一个月前,班长宝华就在微信同学群中发出了聚会通知。今天,十二名当年下乡的知青战友,(外加两位家属代表)克服诸多困难,自发地聚合在一起,向着当年下乡的方向,自驾前往驻马店市泌阳县铜山湖风景区,以旅游观光的形式,走进乡村,融入大自然,体会感悟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春光明媚,汽车在郑栾高速上飞驰。虽然同学们并不是到农场故地,但思绪早已回到了四十九年前的今天……
那一天,也是一日之旅。我们坐上解放牌大卡车,离开欢腾的人群和城市,眼前闪过的是一片片等待我们扎根的田野。驻马店地区西平县盆尧公社新庄农林场,成了我们五十多名知青的新家。
豫南平原是一片广阔的土地。绿油油的麦田,成片的果园,憨厚的老乡,还有热腾腾的大包子……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亲切,又是那么陌生。
从此,一群离开校园的青葱学生,伴着好奇和欢笑,伴着理想和期盼,伴着泪水和仿偟,开始了一段难解情缘的知青生涯。
知青岁月,我们为什么难以忘却?因为它承载了共和国的一段风云历史,记录了我们一代人的酸甜苦辣……
(2)
一声汽车鸣笛,思绪回到现实。三个多小时的路程,铜山湖风景区到了。
铜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它南依桐柏山,东连确山,北和伏牛山遥遥相望,驻马店至南阳的高等级公路横贯境内,是国家4A景区。
铜山自古以来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而被冠为“华夏东武当”之称。古有“南朝金顶,北偈铜峰”之说,今有“中原北戴河,天中大森林”之美誉。
铜山风景区有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海拔681米。之所以叫铜山,是因为传说该山产铜,又有汉代邓通在此曾冶铜铸币而故名。整个景区汇集了山恋、湖水、小岛、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资源精粹。
春暖时节的铜山游人不多,六十岁以上老人免票。山道台阶虽很平整,但对我们六十开外的知青来说,是一次体力的挑战。漫步于绿荫林海中,微风吹拂,不求登顶,量力而行,只求惬意休闲的美妙过程。
“我来了,洞山湖”。一声声欢乐的呐减,坦露了同学们此刻的心情,那就是:怀念、感恩、欢乐。在依山傍水的“如意亭”前,女士们不约而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自由潇洒的舞步,仍显当年靓丽的风姿。建国同学也加入女同学其中,一招一式,让人忍俊不止。
山脚下,书写着“清凉圣境”的门楼牌坊,显得古朴庄重。同学们或坐或立,留下美好惬意的瞬间。虽然青春已逝双鬓染霜,但心态年青心胸坦荡举止淡定。几个女同学拿出备好的彩巾,随着乐曲,走起了欢快活泼的造型舞步,铁山摄影师不失时机地抓拍忙碌不停。
山路间,一处处人文景观和遗址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铜山彩虹喊泉位于如意亭处。它采用声控装置触动泉水喷发,最高可达45米,正午时分更可看到彩虹。
山门内左侧一个撸撸手摇井,取名“智慧泉”。相传王莽撵刘秀时,此泉由刘秀的战马蹬出,泉水清澈,甘甜爽口,传说喝了此水,能够延年益寿,医治百病。后下元寺高僧智慧法师为利山民掘井成泉,因而得名。至今,这里一直是铜山景区工作人员生活的饮水之源。
几位同学拾级而上,在一处开阔地,矗立着一尊铭刻着泌阳县人民政府撰写的《铜山铭》石碑。碑文忆古论今,文采飞扬,雕刻字体庄重潇洒。
而不远处一个硕大的仿古铜币,吸引着游人的眼球。相传此处是邓通铸币处。邓通,西汉南阳郡比阳县(今泌县)铜山乡东北邓庄铺人,汉文帝时入宫为黄门郎,深得汉文帝宠爱。被赏赐了家乡的大、小铜山铸币。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均、质地纯,上至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
山崖左侧一块巨石耸立,中间有一裂缝,仿佛被斧头劈开,称之为“刀劈石〞,又名“夹子石”、“刘秀石”,这是铜山有名的象形石。传说王莽追杀刘秀至对面山梁,当地土地用一巨石变成刘秀的替身,被王莽劈为两半,刀劈石由此而来。刘秀称帝后,在山梁下为土地爷修建了庙宇,并赐封为“鸿德土地”。
春日的铜山,山道成了绿色走廊,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诗情画意。还有神仙洞、滴水崖、下元寺、好汉坡、回心涯及铜山主峰等人文自然景观和遗址,因时间和身体原因没有走到,颇为遗憾。
(3)
在铜山农家乐饭店,我们特意点了几样农家菜;炒山野菜,香椿炒鸡蛋,手擀野菜面片汤,开胃清爽,乡味浓郁。而下乡知青生活,成为滔滔不绝的谈论话题——
新庄农林场位于西平上蔡两县的交界处,是盆尧公社所属的一个集体农场,近三百亩的土地上,分布着大田、果园和菜地,还有瓦窑、酒坊和牲口房,以及场部、仓库、场院、伙房等。
大多数知青被分配到大田组。大田劳动就是在老农的带领下,随着季节变幻适时进行农作物耕种和管理。知青们将在这里拿起锄头和镰刀,投身农业劳动,去除知识分子身上的骄气和傲气,成为改换思想战天斗地的劳动者。
记得第一次出工是在田梗边挖排水沟。这种活技术含量不高,要的是力气。每人划定几米长度,开挖包干。水渠呈梯形上宽下窄,沟宽和沟深约一米左右。初干农活大家饶有兴致,干的热火朝天。一天下来,感觉双腿麻木两臂酸沉,初次体会到干农活的不易,是需要韧性和耐力的。
麦收时节,广阔的麦田里一片金黄,麦浪飘香。六月的天气,烈日当头。知青们头戴草帽,脖围毛巾,每人两笼约一米宽,开始了奋力争先。一会儿就气喘嘘嘘,腰酸腿麻难以坚持,歇息比弯腰的时候还多。有的人累得坐在地上一点点往前挪,那样的情景确实难受和尴尬。
收割、捆扎、运输、打场, 麦收季节是最紧张忙碌的季节。一刻都不能耽误,快收快打,颗粒归仓,这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收成和口粮。
艰苦的劳动,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体质,经受了锻炼。许多人手磨破了,脸晒黑了,人消瘦了,甚至掉下了委屈的泪水。农活劳动,使知青懂得,社会的大课堂远比课本上的知识更丰富、更实际。
用锄头剔芝麻苗, 冬季积肥,平整土地,每一项农活都不轻松。记得一次我和几名知青被分配去挖粪料。一米深的粪坑里,沤的粪料草肥又湿又沉,一铁叉下去有二三十斤重,还要挥叉扔到坑沿上。一天干下来又脏又臭,浑身酸痛,躺在床上起不来,饭都不想吃。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干的最为苦脏累的活。
分到窑场的知青更为辛苦。手工机械生产老式红瓦,这是农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最重的体力活。几个知青和农村壮劳力一块干,(相对工分也高些)挖土和泥,挥臂压瓦,装坯出窑,每天一身土一身汗。
在菜地种菜算是幸运的。每天跟着菜农浇水、施把、间苗,拔草,看似悠闲简单,其实并不轻松。一蹲个把小时,站起两眼发黑头晕目眩。看来,不管哪一项农活,想要学会干好,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果园收获是欢乐的时节。大白桃、黄李子特别诱人,让人垂涎欲滴。知青们还学会了制做水果罐头。
震惊中外的“75.8”驻马店地区大洪水,知青们夜晚在电闪雷鸣中上大堤堵决口。在板桥水库、宿鸭湖水库等库容爆满,溃坝决口的前日,农场知青紧急撤离,冒雨行走28里,终于赶上了京广线最后一趟回郑州的火车,避免了一次大灾难。实属不幸中之万幸。
灾后重建家园,那是一段最为困难艰苦的日子。抢种小麦,人力代替牲口,在松软的农田里每天拉犁播种行走几十里,没有人叫苦叫累。朴素的感情告诉我们,农场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也有开心的时候,每次坐车回城,心儿早已飞向了家乡。带上西平的特产小磨香油,探望辛劳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家是知青永远惦念的地方。
在每个知青人的脑海中,都有一段不寻常的记忆和放飞自我的难忘故事。
有人说,要学会享受,不能靠着回忆去生活。我们说,如缺失记忆,你很难体会到生活幸福。
(4)
游览完铜山,行车约二十分钟,到达铜山湖森林公园。
铜山湖森林公园以茂密的树林和辽阔的水域而著称,有“中原北戴河”之称。开车进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笔直壮观美丽的枫林大道。不少游人带着孩童,在林荫大道和绿茵草地上漫步玩耍。穿过林木茂盛的园林,我们到达游船码头。
码头上,一排游船和快艇整齐排列在湖岸边,静悄悄地等候着游人。望着碧绿无际的铜山湖水,怎能不坐游船荡漾其中?商量好价格,我们穿戴好救生衣,欣然登船。
湖面前方是近在咫尺的小岛,我问,前面这么近,怎能来回需要半个多小时?船老板说,水路开阔,看着很近实则很远。
船体开动,景色推移。是呀,历史长河弹指一挥间,人生角色不断转换,位置不同视角不同,想要达到理想目标,看似很远,实则很近;看似很近,实则很远。
虽然有时生活并不尽入人意,但珍视岁月、珍视生命、勇于担当、有所作为,不枉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永远是我们不变的生活选择。
人生就如同这滔滔不断的铜山湖水,长流不息,永不枯竭,在生活中完善自我,不惧风浪和磨难,自我涤荡,一路向前,是我们一代知青人不竭的动力。
站在游船上,远山翠绿碧波荡漾,天高云淡,湖天一色。而传说中的“水怪”据说被人多次看到,报纸也作过公开报导。但神忽不定的“水怪”至今仍是一个谜。
船在波浪中起伏前行,同学们禁不住一展歌喉,唱起那一首首熟悉的歌曲。“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呀……”,悠扬委婉的歌声,飘洒在铜山湖上。
岁月如梭,山河巨变。而不变的是深深的知青情怀。清沏如镜波涛碧绿的铜山湖,思情脉脉,幽静致远。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