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24节气之一,春天的第5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
清明时节,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
清明/祭祀扫墓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再折几根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或者收拾供品打道回府。
清明/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清明/插柳
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
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晋文公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
清明/吃青团
青团又称清明饼、清明粑、艾叶粑粑、清明果、清明粿、艾草青团等等。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到,在缅怀先人,游玩踏青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注意节气养生。那么清明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来看一下。
清明养生/祛湿气
清明节期间多雨,会有寒暖交替的情况出现。天气反复多变,容易出现回南天。房屋、衣服潮湿的同时,其实人体内的湿气也容易过重,特别是女性,需要尤其注意。
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五脏之中,脾胃主水,湿气一多,便会影响脾胃的功能,让人体产生内湿,出现舌苔厚腻、脸色晦暗、四肢沉重等症状。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现,所以祛湿健脾,是春夏季女性的一个重要课题。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无法发挥作用。
祛湿的方法很多,今天介绍三种最常用的。
1.食疗去湿
食疗可以有效去除湿气,且方便又实用。建议在日常的饮食中吃一些具有去湿、排毒、消肿、利尿的食物,可以起到很好的去湿效果,不过需要长期坚持。
常见的食疗方有薏米红豆汤、冬瓜排骨汤、健脾祛湿汤、玉米须汤等。
2.运动祛湿
缺乏运动会导致湿气加重,因此想要去除湿气自然就需要适当增加运动。除湿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跑步、游泳等等,这些都可以促进身体的水代谢,让身体内的水分通过汗液的方式排出去。
3.热水泡脚
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对祛除湿气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要出大汗,只要泡到额头微微出汗就好。
还可以放一些艾叶在泡脚水中,艾叶本身具有祛寒行气、活血止血,散寒除湿、利水消肿,杀毒灭菌等作用,有助于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更加快速地把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
清明养生/疏肝养肝
春天是养肝的季节,尤其是女性,更容易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最重要的证据,可以从舌头上去寻找。一般人的舌头是椭圆形的,而肝气郁结的人,舌头是尖的,而且舌尖和舌边发红——这是肝气郁结证据链中最关键的一环。
肝气郁结的舌头伸出来是尖尖的,发红
如果最近您的身体有这些症状,您可要当心了。
1.口苦
2.咽喉干,咽喉有堵塞感
3.眩晕,胸闷
4.胃口差,容易呕逆
5.身体忽冷忽热
6.易怒
7.肋骨胀痛
8.失眠多梦
9.情绪低落
10.手脚冰凉
以上都是诊断肝气郁结的依据,如果至少有一两条相符,同时舌形还是尖的,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肝气郁结。
凡是肝气郁结的女性,都可以用“解郁汤”泡脚。具体方子如下:
配方: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白芍6克、生地6克、丹皮6克、炒栀子6克、大枣12枚(掰开)、生姜3片。如果大便秘结,加大黄6克。
用法:熬水40分钟,药汁分成两份,分别兑入温水泡脚,早上一份,晚上一份。每次泡20分钟,一天一服。
叮嘱:建议请当地中医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更为稳妥。孕妇忌用。
一般情况下,这样泡上一到两周的时间,就能化解肝气郁结,各种不适症状随之消失,整个人变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清明养生/生发阳气
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观点,清明节气,养阳也是不可忽视的。
“春夏养阳”首先是养护,不要被随意耗伤;再就是阳气升发,清明之后,要借助木气升发,把阳气温升起来!这时选择艾灸是最好不过的。
艾灸是历代养生大家所推崇的中医绿色疗法。艾为纯阳之物,最适合补充阳气。脉象微弱、细沉无力,手脚冰凉,则是阳气不足。艾火连续燃烧产生的温热之气,作用于人体表面穴位,通过经络直达五脏六腑,可为身体补充阳气。
补阳,艾灸这几个穴位就可以了,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气海穴,肾俞穴,涌泉穴,大椎穴,在艾灸中,这是几个养生补充人体阳气的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