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美,在于生机与希望;教之美,在于学习与提升。2023年4月7日——4月9日,“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英语名师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临沂市罗庄区第四十中学举行。我校英语组教师们前往学习,共同聆听了全国英语知名教师黄慧,马东方,王超,刘小菁,赵刚,董剑,戈向红等名师的魅力课堂和精彩讲座,感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魅力。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使我们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和新课标解读以及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面开阔了眼界,获益匪浅。
一、 名师黄慧课例《Seasons》
讲座《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考和实践》
季节有四季,诗词也有四季。黄慧老师的精彩课堂《Seasons》依托“Weather”“Colour”“Food” “Activities”的思维导图,带领学生依次领略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季之美。黄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感悟,不拘泥于形式,通过多种元素的学科整合,将诗与情相融,中西方文化相融合,以诗歌的形式展开教学。整堂课随着音乐的起伏,黄老师时而带着我们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时而带着我们在夏季的清凉里;时而让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时而听冬雪飘落。这不仅是一节有趣有盼有收获的英语课,更是一段诗情画意的时光之旅。
黄慧老师的《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考和实践》讲座中,她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谈论了新课标高要求的课堂实施方案,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整体规划组织教学内容。黄老师指出:课堂是核心素养培根的沃土,我们要注重多学科要素融合,优化课程内容的结构,更加重视课程实施过程的新型育人方式。听了黄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对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名师马东方课例《The Red Flag Canal》
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
来自郑州管城区外国语教育集团的马东方老师带来的六年级的绘本《The Red Flag Canal》让我们受益匪浅。马老师的课堂轻松活泼,幽默风趣。通过设计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了学生深度分析文本的能力,带领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感悟语言,在最后的语言输出环节,马老师通过Retelling Time,Reader Theater活动,让学生理解红旗渠精神,思考红旗渠精神,实践红旗渠精神。最后,马老师通过歌曲回顾红旗渠的故事,展现红旗渠的面貌,引起学生共鸣。
随后,马老师带来了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马老师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出发,从原味英语课堂的定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展示了怎样通过原味英语课将新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生活,学习和教学案例阐释了新课标中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内涵。
三、王超课例《Why do the hare and tortoise race? 》
讲座《故事的主题与主题的故事》
王超老师执教的《Why do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 race?》来自伊索寓言《龟兔赛跑》,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语言故事,王超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与学生们交流互动,借助“5w”问题链,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展开对“Tortoise”和“Hare”的认识与讨论,让学生反复品味“Tortoise took one step after another.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孩子们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故事内容,反复品味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理解兔子和乌龟的性格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描述与评价,理解“we should do things in a slow and steady way”的道理。在课堂结尾,王老师让学生再次思考这则故事背后蕴藏的深意。
课后王老师结合课时设计思路,以《故事的主题与主题的故事》为题,围绕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专题讲座。讲解了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活动如何进行。他强调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
四、刘小菁课例《What`s he like?》
讲座《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主题的内容与教学建议》
刘小菁老师执教的《What's he like?》,课前一首关于老师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借助思维导图和各种视频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全面的介绍自己的老师。刘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脉络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效果非常好。
课后,刘小菁老师进行了《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主题的内容与教学建议》讲座分享,跨学科主题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刘老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更需要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系,强化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同时对如何跨学科教学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五、赵刚《The bird and The tree》
讲座《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思考》
赵刚老师的课例分享《The bird and The tree》,课堂中,赵老师先是带领孩子们一起找出主人公bird和tree,通过小鸟由happy到sad的情绪变化,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去整体观看视频了解小鸟的情绪变化的原因,同时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来讲解south.north.miss 等新词。学生们找出小鸟伤心的原因是the workers cut the tree down。接着通过问题Why they cut the trees down?引入the trees are useful这一推动故事变化的重要线索,从而开启了Where is the tree?的寻找之旅,最后the tree变成了火苗,小鸟与大树朋友告别的结局。
课后,赵刚老师分享了讲座《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式探究》,他强调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整体设计和展开教学的方式,要对文本解读透彻,主人公,情节,变化,结论,教育意义5个要素缺一不可,要把语言表达能力放到第一位,注意语境,语量和语用,明晰各单元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层层递进中完成教学目标。他一直强调老师们要允许学生们在课堂上犯错误,句子说着说着就会了,多给学生说语言的机会,锻炼学生在说语言上的自信。
六、董剑课例《At the farm B Read and write》
讲座《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读写课设计与实践》
董剑老师的这节读写课,正好是我们使用的人教版PEP教材,这节课是四下Unit 4 At the farm中的读写课,董老师通过游戏和歌曲进行了热身后,引入参观农场的情景,创设了Mike is the guide这一语境,从而出示了本课的目标How to be a guide?并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的氛围。读中通过Mike所在位置,进行文本重构,引导学生关注核心句型:“These are…”与“Those are…”,以Where is Mike?的问题进行引领,让学生们关注语言的本身,真正的理解this,that,these,those的远近不同含义。在读后拓展环节,通过比对两个不同景象的农场,感悟和理解农场的繁盛离不开合理的布局和农民的辛勤劳作。整节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董老师的朝气和活力。听完这节课让人回味无穷,被董老师的巧妙设计折服。
董剑老师的讲座《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读写课设计与实践》,结合具体的案例进一步为我们解读了英语新课标,更是将读写课的形式,功能,读前,读中,读后活动设计策略等一一列举,让我对读写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强调英语课程应该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发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
七、戈向红课例《The little red bus》
讲座《基于学习活动观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建议》
戈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节绘本课《The little red bus》,采取的是用时间顺序进行文本结构的解读,At the beginning,At the end,In the middle的顺序进行了整个教学。第一次阅读是让学生们理解故事的Main idea,第二次阅读选取了At the beginning,At the end两个重点部分,让学生们理清了时间线,引导学生们思考文本中的事件和情节的关系,即由old red bus 到new red caravan的转变。由此展开了Middle部分的第三次阅读,以问题链Who fixed the bus?Why can they fixed the bus?Howdid they fix the bus?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思考文本背后的含义。戈老师用Reader's Theatre和 think and talk两个活动,让主人公说话,让red bus说话,只有学生们深入体会了角色的心情和语言,才能让学生们理解和感悟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戈老师以A new picture wall的语境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作为拓展,让学生们进一步表达,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整节课戈老师从容不迫,绘本故事娓娓道来,犹如春风里拂过脸庞的垂柳般清新,绘本在她的课堂上好像有了魔力,学生们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慢慢的绽放。
课后的《基于学习活动观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建议》讲座,戈老师围绕课例《Dad for sale》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学习活动观,她强调我们要在课程中不断落实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在阅读文本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教师在每个层次提出的问题都是与文本相关的问题,让我们对绘本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戈老师强调单元整体教学可以通过加、减、拆、移、改的方式进行,保证科学性和逻辑性。课堂要按照精读步骤有序提问,培养学生回溯原文的能力。
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心得体会
英语名师们展示了不同学段,不同课型,不同主题的精彩课堂,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让我们大饱眼福,收获颇丰。名师们的课例从文本结构到教学设计,都呈现出个人独特的见解,课堂中专家们的个人魅力令人折服,而同时他们的课堂也蕴含着在新课标引领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见解和思考,这让我们大开眼界。
听名师课,可解惑;听名师讲座,引人深思。通过参加本次观摩研讨会,众多的新理念,新知识扑面而来,大家拓展了视野,更新了认知,启发了思考。未来,我们将不断改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打造更益于学生发展与成长的课堂。
图文编辑:孙海萍 徐勤艳
图片提供:徐新美 许小凤
初审:小学英语教研组
终审:李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