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仙中学师德典型(三)——(彭海萍)一个萍乡人献身信丰教育的故事

崇仙中学政教处
创建于2023-04-12
阅读 3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十八年前,他从一个天之骄子变成边远山区的普通老师。2005年7月,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由组织分配到信丰县崇仙中学任教。年轻人都有挣脱家人远走他乡奋斗的梦想,当真正到了学校,才从梦想回到现实。这所学校与老家萍乡市芦溪县相距600公里,她是离信丰县城最远的一所山区学校,去学校比去赣州市区还要花更多的时间。路不好走不说,一天还没有几趟班车,想进一趟县城办事,非常不容易。

图为彭海萍老师

        一下从南昌这个大都市到山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油然而生。在周末的时候,寂寞和无聊随之出现,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打发时间,只能对着大山和天空发呆。难受的时候,真想和其他人那样,拎起行李辞职另谋职业。好在学校领导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使他对山区的生活渐渐适应。加上一个小小的误会,让他很快收获了爱情。事情是这样的,在去报道之前,学校已经安排好了住宿。当时学校条件较差,要两个人住一间房,安排房间的领导看他的名字里有个“萍”字,就误以为是女生,把他与一个当地的女老师分在一间房。去到学校后,大家才知道闹了笑话。那位女老师把房间让给了他,自己天天走路往返于家里与学校。因为这种缘分,她成了他的妻子,他便成了真正的信丰人,专心于教育教学工作。

图为彭海萍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在辅导留守学生

      十八年来,他由一个懵懂少年变成合格的人民教师。多年来,在老教师的带领下,逐渐成熟起来。特别是近几年,信丰县举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试验”活动,全县教师积极投入课改,开展“三导五学”自主课堂的教学研究。这些年,他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12月参加赣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评比中获市一等奖;2011年9月,执教的《化学用语专题复习》,在参加赣州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录像课竞赛中获一等奖;2013年12月,论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赣州市一等奖;2015年5月,在信丰县初中化学教师编写导学案竞赛中,获一等奖;2015年9月,在赣州市初中化学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2018年被评为信丰县优秀教师、赣州市优秀教师,并在市表彰会上作典型发言。多年被评为乡优秀教师。

      学生夏育奇,2014年秋季,随户籍从广东转回崇仙中学就读。他从小学到八年级一直在广东学习生活,刚到学校不适应新环境,不会说家乡话。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如意,与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情绪一直低落。发现后,他找到他跟他谈心,帮他树立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调整,成绩稳步上升,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

        迳头村箬坑小组邱昌禄家。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家庭:母亲患有重度精神病,大多数时间生活难以自理。邱昌禄的父亲也因为自己的妻子患有这种疾病而选择外出务工,并且一去以后,杳无音信,更不用说给家里寄生活费了。邱昌禄上学的费用全靠其伯父支持。逐渐懂事的邱昌禄一度因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而自卑,变得孤僻。得知情况后,他和同事们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深入到邱昌禄家,帮助打理家务,为他母亲洗衣做饭。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邱昌禄父亲被我们的持之以恒所感动,赶在邱昌禄参加中考前回到了他久违的家中。邱昌禄内心的欣喜荡漾在他还显稚嫩的脸上,这一年,他成了崇仙中学中考第一名!

阅读 3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