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加强我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推进《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我校语文课题组于2023年4月11日进行了语文教研活动。全体语文教师精心备课,积极听课,认真评课,有效促进了各位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李绵厚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马诗》,运用了吟诵、吟唱、绘画三种教学策略,带领孩子们去领略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照耀下,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骏马什么时候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驰骋杀敌呢?这种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王成华老师执教五年级古诗《鸟鸣涧》,这首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王秋霞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运用了欣赏、吟诵、吟唱及手势舞等策略,孩子们都沉浸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中。
骆超行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古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课题主持人王秋霞老师,就今天四节实践课存在的问题与之后改进的方向与老师们交流。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大家认识到新课标下教学的“教学评一体”设计是确保核心素养有效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本次听评课真正做到了以研促教,共同成长。研磨时间有限,但是教师成长无限。学习、收获、成长,在课堂实践中老师们一定会遇见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