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雅致 魏韵儒风—马衍长书法艺术

三省堂主
创建于2023-04-10
阅读 12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马衍长,号三省堂主,山东济南长清人。书法诸体皆习,尤以楷书用工最勤。先后师从朱学德、李尚才诸先生学习书法篆刻,曾得欧阳中石、魏启后、李向东、王瑞等书法名家指导。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齐鲁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垂杨书院书画院特聘艺术家。2008年小楷获“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山东省书画大展一等奖,2016年入选“百年西泠,湖光山韵“诗书画印大展(书法项),2019年入展首届“文笔光华杯”全国书法展,2021年获济南市庆祝建党100年书法美术摄影展书法类一等奖。出版《中国书画百家精品丛书<马衍长卷>》(山东文艺出版社)等。作品入编《中韩书法交流作品集》、《李尚才师生书法作品集》、《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作品集》、《首届“文笔光华杯”全国书法展作品集》、《中国报道》、《齐鲁书画家辞典》等,并被国内多家文化艺术场馆和中外朋友收藏。


以专攻之术武装起来的马衍长(节选)

 李尚才

     

       在家乡长清的一个笔会上,衍长小弟向我示新作小楷册页一本,我顿感眼前一 亮。此作,法自晋唐,韵在羲献。锋势毕全,结构周到。字内见功力,字外飞意境。统揽全局,可知书家在创作过程 中之心性淡定从容,尘俗不染。写小楷,在具备了一定功力之后,能写得整洁并不困难,难在气韵充盈,体势开张,还要活泼有趣。若如此,非周身轻灵,气脉贯通,而不能为。斤斤计较、抠抠索索、刻板叫劲则与艺远矣!

      

向李尚才先生请教书法创作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独来独往的寂寞客,而把寂寞当作精神享受,这是一个书法家必需的修为方式。因为,只有 寂寞独处的时候,才能把心境收拾得千干净净、妥妥帖帖。我曾比喻书法家享受寂寞的境界犹如寺庙老和尚敲木鱼一 样,淡定自若,心无旁骛。 在这方面,据长清的老同学口赞,衍长已经有很深修为。工作之余,独守孤灯,寂处精研,已成多年习惯。不如此,他绝无今日成就。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衍长弟能有今日之“得”,必是经年“种”的结果。


  什么是大师?大师怎么成就?这个断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以为,以专攻而成大事业,且执着一生扬长避短,博厚 之后,发力一点,这绝对是大师的成功秘诀。李白不作排律,杜甫少作绝句,韩愈罕赋近体,吴昌硕从不画鸟,李可 染不作花卉,二王不写隶书,欧柳不见大草 以上大师藏拙为幸,然其长更显。 当下,余专攻大草,没有特需,概不多涉。我始终认为:人的生命历程是很有限的,中年以后的书法家在艺术的价值取向上,断不可全面出击,尽显多能。年轻时“博涉”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中年以后的“专攻”。老人家讲得最到位: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术有专攻”,这就是大师的成功秘诀。我敢说,那些谎称真、草、隶、 篆、行,样样皆精者,一定是一样不精的“二把刀”,甚至是“家”门之外的戏客。 以我对衍长乡弟的直面感觉,他是那种凡事不张扬,一板一眼。踏踏实实的本分之人。此等内敛持重的性格,在书法艺术的大舞台上,尤其适于以小楷专攻之术来武装自己。他就这样坚持的。以我的了解,衍长现在的水准,已处在长清书法圈子的最高端,在省内亦有一定位置。 衍长乡弟的作品面貌,能守静知清,技巧细腻,自是所长。不过,如以更高一级的标准衡量,能知清和,还要更 高雅。何以能“雅”?必先得“趣”。如能在蝇头之间表现出生拙气象和那么一点点“顽皮”之趣,我想衍长弟尚须在魏碑墓志中,进行一番寻觅和摸索,力求在楷书的点画形态上,调度动感和情趣。碑版上的那种天然生拙的味道,如入他现在的小楷,必有新气象而生。说实话,衍长现在的精神修为和手头功夫,已很不含糊。那么,这一点点“顽皮”之趣的性情表现和奇拙气象的塑造,当为后日的努力方向。

       辛卯正月初三于四逸堂灯下

       (作者系中国书协第四、五、六、七届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原副主席)

向魏启后先生请教小楷书法创作

与中书协副主席顾亚龙先生合影

与书画名家合影剪辑



楷书作品鉴赏






行草书作品鉴赏





匾额题字作品鉴赏




阅读 12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