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周炳炎“思维共鸣”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线下研修活动在诸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校区举行。工作室的成员们收获满满,感受着教研带给我们的幸福感。
4月10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工作室的学员们迎来了本学期第二次学习之旅。本次活动我们会聚柯桥实验中学,共同探索项目化学习中的秘密。
沈志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开展了《如何精准地检测所有学生》项目式学习,针对疫情期间校门口体温检测这一真实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如何调整体温检测仪,使得检测仪能精确地检测到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此问题转化为三个子问题:哪些检测不到?为什么?如何调整?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头脑风暴”,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最终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沈老师利用锦囊妙计,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都有充分探究的机会。
倪芳老师带来了《地球有多大》,多大到底是指哪个方面呢?我们该如何测量呢?这样极具吸引力的标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本节课结合了科学知识,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有关地球的信息到根据材料信息提出疑问再到实践操作,层次分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徐虹晴老师的《提高班级体质健康水平》项目化学习分为三个阶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及分析描述数据。本节课侧重在分析描述这一环节,8个小组将前期成果做成小报,分别上台汇报各项体质测试的数据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建议。整节课不仅有数学知识,还融入了体育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也能提升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展示活动,为我们小学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与方法。工作室的成员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有了一些感悟:
周特:让小学老师走进初中数学的项目化学习课堂,既是小初衔接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学老师打开眼界,树立小初一体化视野,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新使命。今天观摩初中的数学项目化学习课堂,让我们更加自信。小学数学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思路与实现路径,将更加淸晰。
翁恒老师:项目化学习是有两条线的:一条线是魂(数学知识、数学核心素养);一条线是项目化的活动设计,两条线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促进,活动的设计是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核心素养的落地。教学评一致性需要贯穿整个活动。
周雯琪老师:项目化学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体验,真实的学习,真实的评价。针对驱动性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有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思维。我们小学的项目活动可以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出发,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们敢于表达,全面参与。
翁恒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二年级项目化学习课例《设计一张美丽的桌布》。以柯桥轻纺城为背景,带领学生利用所学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创造出基本图案,并通过一系列运动将其变成一张美丽的桌布。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张美丽的桌布?针对这个驱动性问题,学生需要思考我们能设计什么?需要用到哪些知识?学生在对比交流中逐渐认识到,设计一张美丽的桌布不仅要先有基本图形,还需要考虑基本图形的大小,多少以及运动的方向。本次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陈荣荣老师从四个角度分享了“常态化推进项目化学习的一些思考”。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用合一,强调让学生学中用,用中学,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与推进,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且有效高效的方法和手段。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推进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设计驱动性问题?如何在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恰当的数学问题?教师如何来引领学生学习?都是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学生的困难在于如何系统性、全局性地思考问题?如何运用资源技术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如何基于证据地表达并说服他人?如何与同伴有效合作、持续探究?面对困难,正视、积极应对才是硬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更科学推进项目化学习?陈老师提出了四个平衡:跨学科与学科核心要素的平衡;活动设计与学生活动的平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探索的平衡;经历体验与专业提炼的平衡。当下,我们不一定要提炼出多么有价值的结论、方法,通过经历,会提炼、能提炼的过程体验更重要。
新时代、新课标、新要求,需要老师们不断学习,更新思维方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让项目化学习落地生根,让学习真实发生。我们相信当数学遇上项目化学习,定能碰撞出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