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旧时微风拂晓城
创建于2023-04-10
阅读 2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司马迁与《史记》

   他是最著名的历史博主,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他是才华横溢的政治史官,却因为直言进谏而被处以极刑。他忍辱负重半生,耗时十三年写了一本畅销几千年的史书。

   没错,这位著名的“历史博主”就是司马迁,这部史书就是《史记》。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史官世家,司马迁的祖先曾是周王室的太史。父亲司马谈则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他精通天文,历算,易经和道家学说。作为一名大学问家,自然要培养一位合格的史官接班人。司马谈除了对儿子言传身教,更是请了当时的两名大儒——孔安国、董仲舒给儿子当老师。司马谈相信,在自己和文学界两位大佬的培养下,儿子一定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梳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编写一部具有史料记载意义的典籍。这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任务。

   司马迁给自己写下的信条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他也确实是向着这个方向而努力的。真正着手准备之时,司马父子发现,仅仅凭借时下的文字记载,并不足以支撑编纂史书项目的推进。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实地考察。二十岁的司马迁在一个本该入仕的年纪,毅然踏上旅途。在那个出行全靠两条腿的年代,历时三年,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入仕之后的司马迁也依然为收集史料而远行。前前后后近十年,史公足迹,殆遍宇内。司马迁所考察的深度和广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司马迁三次出游路线图

    可以说,司马迁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正当司马迁全力写书时,却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磨难。时值李陵兵败,面对愤怒的汉武帝和沉默的众臣,司马迁站了出来。他认为,李陵其人“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然而,这番话非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使自己“身陷囹圄”,甚至身受腐刑。这段经历这对于司马迁来说,是奇耻大辱,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此时的他心灰意冷,心中唯一支撑自己活下去的那丝信念,就是完成《史记》。

   终于,《史记》成书了。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用尽毕生心血,恪守人生信条,完成了这部宏伟的史书。它的成功是表现在多方面的。

    首先,是勾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兴衰沿革。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二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其次,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如《游侠列传》、《酷吏列传》等。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其次,是对历史事件因果的深层探究。《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事件陈述上,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司马迁在叙述过程中特别重视详略得当,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作详尽描述,而对历史发展的必然则一笔带过。

   最后,是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如《陈涉世家》把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千头万绪的事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来。司马迁对事态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于心。《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如写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史记》固然时而穿插生活琐事,但司马迁更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这也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眼界不够开阔,那就读史吧。如果你感到自己容易变得悲观,那就读史吧。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实实在在的事实。它宏大且沧桑。读之你会发现,你所遇到的任何困局,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之中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由此,我们变得乐观,不再患得患失。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豁达。

阅读 2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