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旗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进行“审辩式教学”课堂实践活动

清&
创建于2023-04-09
阅读 26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课题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准旗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于3月30日至4月4日进行了“审辩式教学”课堂实践活动。

  图拉古日老师通过呈现历史资料、讨论历史问题的方式,探究了第一届政协会议的相关问题,明确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各项措施。整堂课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重视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民主建设而努力的责任心,非常具有启发性。

       张明中老师从“复仇女神号”和“道光的抉择”两个趣味探究点出发,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结局以及国人的反应展开探索。课堂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心,体现了“审辩式教学”的中心要求,史料丰富,讲解细致,充分体现了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

       杜娜仁老师的课堂通过呈现历史照片的方式,创设历史情境,带领学生回顾史实,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文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探究学习,教学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重难点突出,板书美观。

       梁艳老师引导学生对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出的努力进行了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知识学习到主题领悟,再到能力迁移,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良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谢金玲老师通过时间轴、思维导图、历史照片等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在课堂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高清老师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性质,鸦片战争的性质以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整堂课史料详实,做到了首尾呼应,融入了家国情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李芳芳老师从“辛亥革命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一问题出发,展开学习讨论,在课堂实施中,运用了丰富的史料,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具有明显的审辩式教学特色,渗透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总结升华融入了家国情怀,展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丰富学识与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刘兆圆老师通过呈现史料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对“1978年前后中国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的推进”“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实践与意义”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理解,教学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重难点突出,课堂效果理想。

  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4月4日下午5:00,准旗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在2号楼2楼集备室举行了审辩式教学实践评课议课活动。教师们讲解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分析了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他教师的课堂进行了评议。众人拾柴火焰高,本次课堂评估帮助教师们再次明确了审辩式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问题意识、课题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升。

       

  周宏曾说:“审辩式教学之所以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由审辩式教学关于历史、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教学本质的认识决定的。”本次审辩式教学实践活动务实有效,课题组成员收获满满。今后,准旗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从“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供稿 | 尹艺颖

发送 | 高  清

责编 | 李芳芳

阅读 26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