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创新基地 与兴龙湖中学物理组联合读书分享活动

第五类接触
创建于2023-04-09
阅读 8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一切都充满着生机和力量。为拓宽教师的视野,加强教师的学习能力,沉淀文化底蕴,重庆市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创新基地与兴龙湖中学物理教研组联合读书节于2023年春拉开帷幕。要求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创新基地全体成员教师和兴龙湖中学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分小组阅读相关书目撰写并分享阅读心得,活动形式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

        两个月以来,蓄能多日的读书分享活动于4月1日正式开展,个人分享活动选址在江津区石笋山渡假村进行,整个活动过程由杨泽会老师主持。当日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阶段:个人(小组)读书心得分享

        第1小组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分享

        组长杨敏老师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总体介绍: 本书提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对“理解”在概念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非常适合老师阅读。

       杨泽会老师分享“倒逆向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一致性的关系”: 一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要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学习评价之间要保持目标的一致性。教即教学目标,2022 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四方面进行阐述,共同构成本课程目标。学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活动之后,对该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的变化。评即学习评价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去判断、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可以是口头回答、口头汇报、做实验、小制作、随堂练习、书面作业、测验等方式。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强调制订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指出教学设计的程序应是教师制订可测、可评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再制订评价任务与评价标准,用于评判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最后明确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应始终指向教学目标。

       唐道川老师分享“为理解而教”:要让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围绕一系列明确的学习体验来设计,尽量避免灌输知识。举个事例来说,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海上远去的船只船体刚消失的时候,可以观察桅杆,月食的时候能看到地球的阴影形状等,让学生通过对一系列情境的理解,建构对“地球是圆的”的认识。为理解而教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对学科核心概念的挖掘和运用。在教学推进的各个阶段,在不同的学习领域,教师总是创造恰当的情境,让核心概念不断出现,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达到掌握和熟练应用概念的程度。

       陈小滔老师分享“逆向设计的导向作用”:逆向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我们以具体的结果作为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结果进行逆向设计。长期目标:只有对学生最终目标的优先顺序形成一致意见后,我们才能够对要教什么、不教什么、重点是什么和需要弱化什么做出合理的判断。大概念和核心任务:大概念不只是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概念的抽象,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能力。

       杨敏分享“虽然如此,但是……”:我们总是以没有时间和精力为理由,我们总觉得我们有太多的内容要讲,时间不够,收集反馈再改进设计、精心设计的过程太难,我们没有时间去做好这件事。刚开始我的想法也大多数的教师一样,这实行起来确实很难,但仔细阅读了书中的分析和建议后发现是我们是可以做好的。首先我们之所以觉得内容多是因为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把教材作为教学大纲来教。教材应作为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所以我们要挖掘教材,学会取舍、抓重难点,而不是通篇大论,灌输教材内容。其次,在国家注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在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收益的不仅是学生,更是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该过程评估自己的技能。最后,这个过程可以是费时的,可以一年聚焦一个单元,由学校的一个团队共同来打磨。因为真正的学习总是困难的,它总是颠覆以往的学习,导致失衡和抵触。当一群教师一起展开个人的和集体的实践研究时,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动力。总之,要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一条坎坷艰难的路,一个人走很难,但一群人走会更轻松。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工作找搭档。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虽然……但是……”都是自己懒惰的借口。我们工作确实很累,要完成这样的教学变革确实很难,但只要找对方法,合理利用工作时间,众人一起作战,最后也许这将会是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成效。

       第2小组对《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读后分享:(由李浩东老师代) 

       本书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强调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重点和关键,确定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特征,就微观课堂教学的落实,呈现一定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范式分为以下六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主要分享新授课、概念课、讲评课、活动课。

       新授课:强调教师要善于研究新方法,学生学出新味道,有新收获,新进步。利用已有知识基础引发认知冲突,唤起好奇心,激发主动学习欲望。

       概念课: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认知结构中已有经验和知识,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概念 转换),构建正确认知并应用,流程有:回顾经验、认知冲突、概念意义解释与解析、应用系统化渗透。

       讲评课:讲评学生作业、练习、试卷为主要目的。强调立足于评价:只评不讲,评价不具体;只讲不评,讲解无方向。进行横向比较,深层挖掘,变式训练。达到拓展视野,深化理解的目的。

       活动课:强调通过氛围营造、活动设计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积极性。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的意义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认知活动进行。

      目标导向活动设计操作流程如下:

        之后以 “重力”一节新授课为例对“目标导向活动”教学设计进行课例分析。

       对于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最后,李老师还送给大家几句话:柳树下走来,可以折一段江南;田野里走来,可以捎一缕春风;校园里走来,可以借一刻青春。

        第3小组对《课堂研究》读后分享:(由罗娅老师代) 

       “课堂研究”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这种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通过教学研究,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直面的种种问题,建构明日之课堂实践可能性的场域;对于研究者而言,是教育学概念内涵的发现与再发现的场域。本书从“课堂与课堂研究”出发,探讨课堂转型的意蕴和课堂研究的特质。第1编 “核心素养与课堂转型”领导读者重新审视“学”与“教”及其关系。第2编“课堂研究的视角”分别考察了问题学习、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三维目标、课堂互动研究、课堂话语分析等多个不同的课堂研究理论,探索教学创造的多维逻辑。第3编“课堂研究的方略”从“技术”层面考察了课堂研究与教学创造的方式与方法,对单元设计、练习系统设计、学习环境设计、课堂规范、有效教学等多个影响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操作性建议。第4编“课堂研究与教师成长”则考察了学习共同体和“授业分析”这两种课堂研究的模式。附录“分享课堂创造的世界遗产”则系统梳理了从苏格拉底到维果茨基共12位教育家及其教育实践研究思想与成果,帮助读者从历史的脉络中探寻课堂研究与教学创造的真谛。

       第4小组对《教师如何做小课题》读后分享:(由祝靖老师代)

       祝靖老师分享:小课题是教师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反思性和总结性课题,基本可由教师独立完成。它是相对于大课题而言的,体现出自主性、灵活性、独特性和实用性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教学之后有反思,在反思基础上的研究,让我们从教育科研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通过研究走上幸福的道路”。小课题的来源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烦恼,或者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或者同伴的互动交流,即在喝茶聊天中产生的课题。我们还要学会梳理和提炼课题。

        周丽君老师分享: 

  李敏老师分享:

        蒋嘉琪老师分享:

       韦超老师说:

       此次读书活动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一个团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能提高个人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而且对于增强团队攻克困难的协作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就是要利用好自己身处的这个平台,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一个规划,做一个生活与工作都要有目标的人,目标要有一定的远见和高度,通过读书等实践活动去感悟提炼内化,让每个人都得到真正的提升,这样个人与团队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读书节赠书:

      第二阶段:团建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个人潜能,调整个人状态,降低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提升个人的职业使命感和主观幸福感,提升团队效能。

       2、增进同事间的交流与理解,培养相互理解、换位思考、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意志能力。

        话在最后:

       本次读书活动在杨泽会老师的带动组织下,通过读书节活动赏析《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课堂研究》、《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等书籍并分享阅读心得,旨在让全体成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每一节课的教学从学生本体上进行有效设计,真正落实物理学科素养渗透,进行课堂研究并做好小课题,提高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课堂关,向学生输出彰显艺术的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生成知识与技能。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理念深深置入了每位教师的心中,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阅读 8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