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
春光明媚,燕语呢喃。
此情此景,
定得来一场雅集,
在与专家的对话交流中,
感受教育科研的芬芳,
如此,
方能不负——
十里春光,
满园桃李。
为进一步高质量的推进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互促共融实践研究》子课题的研究进度,提高学校“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明确课题研究下一步的走向,近日,鞠文玲名家工作室特邀鲁东大学葛教授,来到市实验小学进行“乡土+”课程专题指导,名家工作室的校长及学校部分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地方式参与了此次培训活动。
室外的万紫千红不可辜负,室内的明媚春景亦不可错过。在工作室负责人地带领下,谭教授对学校文化长廊进行了参观。“跨学科学习”成果展、“有一种美叫荣成”课程展、每月书法展示、“探秘四时之美”美术主题展、信用评价体系……
一路前行,一路文化,谭教授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表示了高度的肯定。
春天如此美好,正适合播种。播种些什么呢?就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粒“爱国爱家”的种子吧!用什么播种呢?有了,用“乡土+”课程吧!
活动伊始,学校“乡土+”项目负责人对“乡土+”课程建设情况做了整体汇报。汇报中,负责人从“课程愿景”“课程整体架构”“课程内容”“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等角度出发,对“乡土+”课程的整体架构、内容及实施路径进行了宏观描述;并借助学校开展活动的照片及视频等对“课程的实施与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课程作为引领课题研究的基底,千锤百炼必不可少。如何才能将“乡土+”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使之成为能够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良种”呢?
葛教授在听取“乡土+”课程建设的相关情况后,从课程的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整体架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优化等内容提出了建议,并就课题的进一步推进方向进行了指导。
室外,春光正好,学校农场上同学们种植的农作物、中草药、蔬菜等正破土而出,澎湃的生命力将大地点缀;室内,教育科研的氛围浓郁,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在研讨中正一步步的走向互促共融……